>>>链接
鼓浪屿“申遗”预审过关
对于鼓浪屿“申遗”而言,即将来临的“大考”无疑是严峻的考验——今年正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调整,为了提升我国遗产地的竞争力,从今年起,国家文物局对准备进入“国家预备名单”的遗产地将进行更为严格的检查和评估,其评估方式和程序完全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遗”的检查和评估标准;而只有通过“大考”进入“国家预备名单”,鼓浪屿才有资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鼓浪屿管委会副主任叶细致介绍说,“国家预备名单”实行动态管理,每五年调整一次,目前扣除5处已成功晋级“世遗”的遗产地,这份名单还有30处遗产地。根据国家文物局“精简数量、提升质量”的要求,“国家预备名单”在调整后,遗产地数量也将基本保持30处不变,这就使进入“国家预备名单”的竞争变得尤为激烈。“预备名单中原有的30处遗产地和包括鼓浪屿在内的一批新成长遗产地,都要接受国家文物局专家评审团的检查和评估。”
记者了解到,日前,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对准备进入“国家预备名单”的遗产地进行了预审,鼓浪屿顺利过关,获得了迎检的资格;在今年6月之前,国家文物局将组织专家评审团对鼓浪屿进行实地检查和评估,如果顺利通过此次“大考”,鼓浪屿将列入“国家预备名单”,向申遗迈进一大步。
叶细致表示,鼓浪屿要“挤进”“国家预备名单”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但面临的困难也不容小视。鼓浪屿作为遗产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此次国家文物局专家评审团现场检查和评估的重点,可由于一些历史因素、产权复杂和商业开发等问题,鼓浪屿作为遗产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比如:一些家庭旅馆的业主在对历史风貌建筑的改造中,擅自打掉壁炉等房屋构件、乱设卫生间,对风貌建筑造成了很大的破坏。针对这些问题,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将形成合力,联手整治,使问题逐一解决。
据介绍,目前鼓浪屿申遗迎检工作正扎实推进。鼓浪屿申遗的53个核心要素点及周边环境的修缮和整治设计方案计划年内全部完成;专为53个核心要素点的档案室近期也将完成,该档案室将为今后的鼓浪屿档案馆奠定基础。此外,鼓浪屿的社区博物馆已经进入设计阶段,部分遗产展示点也将陆续开放。本报记者 海鹰
![]() |
![]() |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