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唐朝到中叶为止福建地区只有一个人中进士
福建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徐晓望说,一个地区进士的数量,很能代表当地文化发展的水平。福建在唐代前期没有进士,到中叶只出现了一个进士。
他分析,这跟福建地域位置以及人文传统有关。福建地区属于闽越文化区域,“信巫鬼、重淫祀”是从汉朝以来的文化特点。这一时期的闽人对儒学不重视,遇上什么事都通过巫术向鬼神求助。
到了两晋,中原地区战乱,晋元帝渡江,建都建业(今江苏南京),中原士族相随南逃,史称“衣冠南渡”。对福建地区而言,从永嘉二年(308年)起,中原汉人开始大规模进入。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也是北方汉人与闽人的一次大融合。
但是这一次融合之后,并未对福建地区文化格局产生太大的改变,虽然南渡的人中有不少长才秀士,但因为畏惧北伐战乱很少出仕。因此,一直到唐中叶福建进士及第只有一人。福建在北方人看来属于文化落后的蒙昧区域。
罗城内办“四门学”城内现“千家灯火夜读书”
福建在文教上的落后,到唐代中晚期出现大逆转,尤其是在唐末五代王氏政权确立之后,徐所长评价为“福建的儒学文化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浪潮,并将福建逐渐推向国内发达区域。”
据说,王氏三兄弟入闽后,王潮率先设立“四门义学”。这是一种相当于现在中学的学校。按照中国传统,“义学”是不收费的学校,此举显然吸收了很多来自贫穷家庭的人才。但是“四门义学”现在在官方史籍中都找不到记载。
有被记录下来的,则是王审知在建设罗城之后,于公元921年设立的“四门学”。据典籍考证证实,“四门学”办学地点,位于福州圣庙路上的文庙里。
王亚青老师说,所谓“四门”指的可能是“经、史、哲学、文学”。这种学校最早在中原地区设立,原本这个学校要招收六七品级以下官宦子弟入学。王审知在福州加以改造,也接收平民子弟入学,“算是把中原传统在闽地进行改良。”
王老师说,除了办“四门学”外,王审知还在全省推广教育,当时州有州学,县有县学,乡僻村间设有私塾。福州城里出现了“千家灯火夜读书”的情景,学风为之一振。
这些都被于兢写进了《琅琊王德政碑》,里面记录到,“常以学校之设立,视为教化之原。”这块碑,至今仍立在福州十九中附近的闽王祠里。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