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考古,风生水起
2011年,是福建水下考古事业迈进新航程的一年。
这一年的8月,“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福建基地”正式成立,这是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地就落户在福建博物院内,主要承担台湾海峡以及海峡西岸水域水下文化遗产的调查、探测、发掘、保护、展示与相关研究工作,基地的成立,为推动福建水下考古事业增添了助力。
“不夸张地说,福建是中国水下考古的摇篮。”省文物局局长郑国珍如是说。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国家文物局的水下考古培训班,其中4次水下考古实习都放在了福建。福建这片蓝色的海域,为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同时,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区段之一,这一海域有数量众多的沉船,积淀了丰富的水下历史遗存。经过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出水了大批的陶瓷器标本,由于数量众多,来历复杂,成为福建外销瓷研究的一大瓶颈。
“当前,我们的水下考古的重心已经转移,从单纯的探测发掘发展为全方位的保护。”楼建龙表示,在此基础上,考古所启动了《水下考古出水福建瓷器相关窑址考古调查》,就水下考古出水陶瓷器的相关窑址进行调查,采集、整理标本,并建立标本库和数据库,“建好数据库,是为了方便出水瓷器找‘祖籍地’。”领队羊泽林形象地比喻说。
2011年,考古队调查了闽北、闽东等十几个窑址,这些窑址的产品均以日常用品为主,在水下考古调查发掘以及东南亚等地都可以见到这些窑址的产品。“通过调查,我们将采集到的标本,通过常量和微量元素成分的测试,建立样品的数据库,以后再有沉船瓷器出水,通过比对数据库,就能很快地寻根溯源,找准瓷器的‘祖籍地’。”
通过调查,建立数据库,从而为陶瓷器寻根问祖,某种意义上突破了外销瓷研究的瓶颈,从考古角度展现福建宋元陶瓷生产及外销盛况,并再现当时福建陶瓷从生产地、贸易路线到消费地的海外贸易情况。
“福建陶瓷窑址众多,这个调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这也是考古工作的一种常态性。”羊泽林表示。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