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申遗"要还原亮点 揭秘"国际社区"历史风云
http://wmf.fjsen.com 2011-04-06 16:15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速览
见证西洋音乐的引入
租界时代的市政委员会
协和礼拜堂:
见证西洋音乐的引入
19世纪中期,不少西方人离开欧美,远涉重洋来到鼓浪屿工作、生活。这些外国人多为虔诚的基督徒,决定在鼓浪屿建一所教堂。于是各差会(美国归正教会、英国伦敦公会、英国长老会)的信徒纷纷捐款,在鼓浪屿的鹿礁顶建造教堂。1863年,这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教堂竣工,时称“国际礼拜堂”。这也是鼓浪屿上最早的教堂。1911年,教堂进行翻建,改称“协和礼拜堂”。
申遗文本建议原貌展示协和礼拜堂,将其作为文化场所如画廊等。何丙仲则进一步建议,可以把协和礼拜堂作为西洋音乐引入的载体,体现鼓浪屿音乐发展历史。
“1878年出版的一本《鼓浪屿简史》,记载了当时在鼓浪屿的外交官边阿朗(该外交官根据闽南话自取的中文名)在协和礼拜堂弹奏管风琴的场景。”何丙仲称,这恐怕是目前可考的资料中最早描述西洋音乐引入鼓浪屿的文字了。后来,西洋音乐又从教堂传到学校,再普及至民间,与鼓浪屿上的传统音乐互为融合。
协和礼拜堂因年久失修成了危房,目前整体翻修已基本完工。
责任编辑:徐嵘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