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晚上看《印象·大红袍》去!”如今,到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武夷山的游客,在饱览灵秀山水之后,又多了个享受文化盛宴的选择。
自去年3月29日开始公演至今,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受到热捧,几乎场场爆满。截至今年2月28日,共演出351场,接待观众40.8万人次,实现收入5047.45万元。
火起来的“大红袍”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我省通过政策扶持、加大投入、持续运作、平台助推,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不仅有力提升了福建文化的影响力,也为跨越发展提供了“文化力”支撑。据初步估算,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近600亿元,占GDP的4.2%。
政策扶持 引领产业发展
福建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近年来,我省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
2006年以来,我省接连出台《福建文化强省纲要》、《关于加快我省创意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关于推动我省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福建省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引领文化产业发展。
其中,2009年4月,我省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重点打造广播影视业、演艺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动漫游戏业等十大文化产业,并推出了创新体制机制、设立专项资金等方面的多项具体举措,加快推进文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与此同时,加大资金投入。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省级财政每年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增幅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十一五”期间,全省财政文化支出89.4亿元,年均增长16%;2010年财政对文化方面的投入达26.9亿元。同时,从2009年至2012年,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每年安排1亿元扶持动漫游戏等软件产业发展;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3000万元扶持相关文化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
文化内涵丰富、形态多元,但发展文化产业绝不能一哄而上。从产业起步阶段,我省即注重规划先行、优化布局、集聚发展。
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我省研究制定了广告、工艺美术、文化旅游等8个文化产业2010—2012年发展规划,明确了各个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项目、推动措施和扶持政策。
同时,通过实施文化产业精品工程、国产动漫产业工程、茶文化产业工程、影视基地建设工程、广告创意基地建设工程等“五大文化产业工程”,我省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目前,已建成厦门、福州2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厦门乌石浦油画村等6个国家级和6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责任编辑:徐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