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一场特殊的考试在市工艺美术行业办公室会议室进行。说其特殊,是因为考生只有10人,年龄从46岁至60岁不等,8男2女。考试的内容也不是握着笔头回答试题,而是攥着切片刀把一块块纹理细润的木栓层切成一片片薄如蝉翼的薄片。这到底是考什么呢?
原来,这是一场由市工艺美术行业办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主办的职业技能现场考核,10名考生分别来自西园软木画协会和福州市传承软木画有限公司的民间艺人,他们参加这场实际技能考试,为获得民间艺人梦寐以求的专业技术职称——高级技师资格而使出浑身解数,一展平生所学。而这种职称评定以往只有国办企业技术工人才有资格参与。
这场考试将持续一整天,10名民间艺人根据规定的考题,现场完成一件软木画作品的加工、制作。考题分别是制作一棵柳树、福州镇海楼和厦门日光岩,并提供给考生完整的草图用以创作。
来自西园村的民间艺人吴传灿今年60岁,是考生中年龄最大的,也是名头最响的一个。老吴擅长做亭台楼阁,因此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制作镇海楼。在埋头干活的同时,老吴还不忘跟记者唠上几句:“这个考试好啊,去年市里就搞了寿山石高级技师的考试,听说有几十号人评上了呢,我们搞软木画的心里也急了,什么时候才能轮到咱呢?这下好了,我们这些没啥文化的手艺人也可以评职称了。”
监考官之一的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培训处处长陈思平说,软木画现在之所以濒临灭绝,与从事这门手艺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少不无关联,而其中的高水平技师更是凤毛麟角,主因是民间艺人或生产性企业的员工无法像国办企业艺人那样可以走一条正常的职称考试、评定、晋升之捷径。以前没有专门机构对这部分人的专业技能进行评定,因此不少身负绝学的高手只能散落民间。现在为民间艺人举办专业技能考核,为他们评定专业技术职称,将极大调动民间艺人的从业积极性,为其开辟一条成长、成才的“绿色通道”,振兴岌岌可危的民间艺术。(记者 吕路阳)
![]() |
![]() |
责任编辑:徐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