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动态 > 正文
永泰白云乡百年“修竹堡” 方形土墙高7米
http://wmf.fjsen.com 2010-12-10 11:15   来源:福州晚报    我来说两句

 虽然经过了180多年,寨堡只剩下一层,但是寨堡旁的碉堡雄风犹在

永泰山沟沟里“冒”出一座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北山寨,它被7米多高的方形土墙保护着,内有87个房间和230多米的“跑马道”,墙外还有三座碉堡。戒备如此森严的寨堡究竟有何用处?近日,记者跟随永泰县文化馆老馆长郑启翔对此进行探寻。

修建于道光年间 如何修建成谜

北山寨位于永泰县白云乡,曾是白云乡的地标。因为四周都是茂密的竹林,因此寨堡很难被发现,北山寨因此得名“修竹堡”。

在北山寨后人何思春、何思东带领下,记者找到了寨堡。寨堡是方形土楼,墙基全部用大青石砌成,青石高度有3米多,厚度达到了1米。青石上的土墙有4米,用黄粘土加上瓦砾搅拌而成,非常坚固。

“整座墙高达7米,建筑分为两层,很雄伟。”郑启翔说。经测量,寨堡面阔53米,进深75米,面积接近4000平方米,光是房间就有87间。据何思春介绍,寨堡坐南朝北,成长方形中轴对称三进布局,有门楼厅、正厅堂、后楼厅和两兔耳等组成。

据了解,寨堡修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是何家第三代何大瑞开始修建。据何家后代介绍,虽然何家出了不少读书人,但祖先并没有什么达官贵人,不知如何修起这座近4000平方米的“豪宅”。郑启翔说,永泰人自古就重视修建宅第,修建一座宅第一般要花上几辈人的心血,北山寨由何大瑞开始修建,经过后面几代人继续建设才形成现在的规模。

责任编辑:徐嵘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