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名家名作 > 正文
青年书法家叶韶霖:心悟精微 墨传雅韵
http://wmf.fjsen.com 2010-08-04 08:42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写字很容易也很难。古语说“字无百日功”,这是容易的一面;但要把字写成法书,那就有如登蜀道。秦汉以降,多少天资超卓的文人墨客孜孜于笔政,而开宗创体者不过二三十人。对此,叶韶霖的认知是深刻的,虽然国家级书法奖拿了多次且已身忝名家,但对书道依旧心存敬畏,不敢丝毫懈怠。

叶韶霖书法的第一个特点是“正”。他很幸运,上世纪80年代求学山西时有缘亲炙书法名家田树苌先生,学书伊始,就入正道,于魏碑《张黑女》和汉隶《张迁》《衡方》用功最勤。以汉魏打底,这在福建籍书法家中是罕见的——我省的书法由于传承的关系,一般由唐楷入手,再追明清;现代名家吴昌硕、陆维钊、方地山就主张学书最好由篆隶入手,原因在于根基牢,入帖不会有浮滑之弊。这也决定了叶韶霖对“流行书风”和“民间书法”的自觉警惕,不趋时,不妄进。他特别服膺沙孟海先生“不要创新,要创好”的理论,于书法传统沉潜往复,从容含玩,用时间积淀出清正典雅的书风。

叶韶霖近年来尝试碑帖融合,而于宋元手札取法最多,我以为这是独辟蹊径。叶韶霖说,古时大书家都不是职业书法家,逸笔草草反而各见风格。平心而论,叶韶霖的创作环境不是很好,他服务的报纸编务繁忙,夜班常常值到凌晨,难得有大块的创作时间。宋元人尚趣,笔札最见性情,尤为难得的是书法之外,又旁涉文学历史、地理方物、儒林风尚、社会世相、人际纠葛,最宜怡养性情,兼做字外功夫。因此他近年的作品,无论斗方、中堂、条幅、册页于书卷气之外,别有一种妩媚风流的名士风度,在浮躁世风之下无异于一丛竹、一盆兰、一杯茗,这也是他的作品越来越见重的原因。

叶韶霖才过不惑之年,于书法创作而言,犹在青壮,假以时日,以他的性格学养,期以大家,应当不是谄许。(黄河鸣)


责任编辑:徐嵘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