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线雕工艺在厦门流传三百余年,历经蔡氏十三代传人。
漆线雕是古代的佛像雕塑艺术的遗脉,是受宋元时期的线雕工艺特别是沥粉和泥线雕等工艺的启发而产生的,形成于明末清初,至清晚期逐渐成熟。漆线雕在厦门沿海地区的发展依赖于民间宗教的兴盛及神佛雕塑行业的繁荣。
传统的漆线雕制作应该包括四个方面:雕塑,粉底,漆线装饰,妆金填彩。对作品的创作设计而言,雕塑是首要的。但就漆线雕线雕艺术的特殊美感而言,漆线装饰的技艺才是关键,因而这道工序成了它的工艺名称,逐渐成了它的产品名。漆线雕:用陈年的砖粉和大漆熟桐油等原料调和,经过反复舂打成柔软,又富有韧性的泥团。俗称“漆线土”,再由手工搓成线称为“漆线”然后在涂有底漆的坯体上用“漆线”盘、结、绕、堆,塑造浮凸的图形。
三百年前漆线雕的制作基地在同安县马巷镇。蔡氏作坊原名“西竺轩”,现在有姓名可考的可上溯到第八代蔡善养,年代约在清嘉庆年间,著名艺人蔡文沛( 1911 一 1975 )为第十一代传人,将作坊迁至厦门。文沛先生首次将漆线雕用以表现历史人物,且广收学生,将家门绝技公开。文沛之子水况先生是蔡氏第十二代传人,为工艺美术大师。他的艺术视野更加开阔,作品《还我河山》和《波月洞悟空降妖》作为工艺美术的经典之作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珍藏。 1972 年他还将许多漆线雕图案做成独立的装饰艺术品,成为现代漆线雕生产的主流产品,获得了极大的效益,而蔡氏一门至今仍从事漆线雕的仅有十三代传人省工艺美术名人蔡彩羡。
漆线雕的“漆线”工艺真正关注线本身的审美特质,使线的形态丰富而多变,在创作中随心所欲而达到“线”的审美的极高境界,体现了中国工艺美术在线条美的表现上的进化。其精细之处毫厘必现,所有细节都非常严谨,虽以线条盘结,却以浮雕形式展现。可以说。‘手工”体现了漆线雕的最大的工艺价值,也蕴含了巨大的经济价值,是漆线雕的灵魂。漆线雕完整地保留闽南独特的民间艺术特色。
责任编辑:周灵鸿 |
- 2010-05-25福建14名残疾人将上世博会表演漆线雕寿山石雕等
- 2010-04-22世博会厦门馆明天展示“真面目” 将展示漆线雕
- 2010-04-21厦门残疾青年将到世博会展示漆线雕工艺
- 2009-08-25湖滨社区:漆线雕艺术夏令营
- 2008-06-19从蔡氏漆线雕艺术馆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