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动态 > 正文
两岸的海峡 世界的海峡
http://wmf.fjsen.com 2010-06-22 10:59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文化融入带来强劲促进力

省政协副主席、省新闻出版(版权)局局长郭振家认为,福建新闻出版业要发展,最大的优势和机遇就是打好“海峡”牌,“福建面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利时机,尤其要抓住对台文化资源优势,做深、做透、做活。”海峡27城历史文化丛书不能就项目而项目,应当不断地产生新创意,衍生新品种,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丛书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随着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深入,特别是关于历史文化的寻根溯源热在两岸之间不断升温,两岸都需要、也有可能对以海峡两岸为主体的城市群的历史文化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不仅寻根溯源,展示这些城市的历史文化个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而且从中发现它们之间可以互相对接合作、不断发展壮大的文化产业平台。”何强认为,如何立足出版,进一步深化“海峡27城市”的设想,延长出版产业链,实现文化项目的多元收益,应该是源于项目、高于项目的思考命题。

那么,借助这一平台,能实现几多利好?其一,台湾的文化产业化程度超过大陆,有着成熟的销售模式和良好的文化创意,而海西20城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如能两岸对接,实现全新的出版合作模式,就能把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互动共赢;其二,海西经济区的概念,原先的理解更多的是经济上的,实际上,文化的对接还有很大的空间。27城的市场容量,相当于福建的两倍,如能通过项目进行整合,则可以实现对文化产品市场的充分发掘和放大,提升区域竞争力;其三,出版业的产业链可以借此大幅拉长,形成规模和影响力。记者了解到,目前海峡文艺出版社正着手将许多设想付诸实施,比如,联合两岸50所高校学生,鼓励他们“用历史的眼光去旅行”,把感悟记录下来,在修订丛书时增补进去,“把一部分读者变成作者”;又如,把丛书的纸质信息转换成数字信息,制作音像制品,建立专门网站;再如,和旅游产业结合,把丛书作为地方政府的馈赠佳品,并成为地方乡土教材和外地游客的旅游读本。

“两岸合作,一起去赚全世界的钱!”这句引起热烈共鸣的口号,原本就为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的共同未来而发。我们期待着“海峡27城”的广阔平台,能让文化的认同抵消行政区域的障碍,文化的融入带来意识的转换和强劲的促进力,让两岸的海峡成为中国的海峡、世界的海峡。


责任编辑:邱淑群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