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动态 > 正文
黄包车归来 三坊七巷民俗趣味更浓了
http://wmf.fjsen.com 2010-05-13 16:17   来源:东南快报    我来说两句

南后街北口拉到南口拟收费5元

南后街恢复黄包车,一是为了增加民俗趣味,二是为了营造三坊七巷古香古色的气氛。

昨天来参加考试的6个人,三坊七巷文宣部初步打算留下2人。准车夫们建议,其实可以多留几个人。准车夫老孙说:“我对拉车感兴趣,而且想赚钱养家,所以很想在这里拉黄包车。只要服务态度好、价钱公道,我想应该会有很多人来坐黄包车,坐起来至少很好玩嘛。”

在南后街拉黄包车实行承包制,每辆车交成本押金6000元,试运期间的所有收入都归车夫。目前,初拟的坐黄包车定价是:从南后街北口拉到南口(600多米),单程收费5元,来回收费10元。拉进三坊七巷则另外酌情收费。

三坊七巷管委会文宣部表示,从本周起,游客每天都可以在南后街坐到黄包车。

链接

福州旧时的黄包车

昨天出现在南后街的2辆黄包车,是三坊七巷管委会从上海定制的,每辆成本6000元,其规格、外形还征求过福州民俗专家的建议。车身涂着漆,有雨遮,座位是软包的,一辆车最多可坐两位乘客。车夫手里摇着铃铛招揽客人。

关于这个铃铛,不少老福州都有话要说。70多岁的陈祥冰老人凭着儿时坐黄包车的记忆,说这个铃铛应该是悬挂在车上的,不是由车夫拿着。还有的老人说,过去坐黄包车时,乘客可以用脚踩铃。

对此,三坊七巷管委会文宣部表示,今日的黄包车已经过改良,但市民的合理建议也会被采纳用于改进黄包车。

“过去福州的黄包车可以在两个地方装铃。一个是在车把上,车夫一抓车把铃声就会响,以此提醒路人要避让;一个是装在车座上,乘客用脚就可以踩响铃,提醒车夫停车。”晋安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王副主席说,“过去的黄包车还有脚凳,方便老人、小姐上车。”

王副主席讲述了福州的黄包车历史。早年间福州有两种黄包车,一种是有专门雇主的,多为富贵家庭使用,俗称“人家车”;另一种是车行的黄包车,相当于如今的出租车。当年在福州小桥头、南门兜等地,都有黄包车聚集点,乘客可以砍价。“人家车”一般比车行里普通的黄包车漂亮,有软座,而且车斗大,便于放行李。一般的黄包车是木头车身。

“1949年前,除了有钱人、洋人坐黄包车以外,福州的一些医院也有专门的黄包车,作为急救车使用。”王副主席还透露了一个细节,“解放初期,福州还有黄包车,公私合营后车行并入国有的劳动服务公司。后来黄包车逐渐被载客三轮车取代。”(记者 王进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邱淑群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