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之美融合生存智慧
结束了对上层的参观,记者来到了高度为41米的中层,坐上一辆可乘几十人的电动小火车。小火车穿越“宣德门”、“开封府”等一个个“城市之门”,映入眼帘的是石桥、庭院、园林、拱桥、斗拱……约10分钟的“旅途”中,中国传统城市营建的智慧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认为,中国古代的农耕民族文化特点显著,古时候的建筑均以木材为主,功能偏向于生活和居住,并且符合中国的气候特点。这不同于以石头建筑为主的希腊、埃及等国家。在这里,可以发现和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之美和生存智慧,“寻觅之旅”的主题全面体现了“东方之冠”的中华智慧。
某种程度上,这种智慧体现在城市如何将自然与人文相融合上。在21世纪的今天,环境与能源问题是摆在所有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现实课题。为此,中国馆在展示古老智慧的同时,更在环境与能源问题方面做出了“中国式回答”,这就是科学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馆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表示:“我们在设计中国馆时极度重视环境与能源问题,有一套完整的环境保护与能源节约策略体系,旨在以建筑表述‘环境宣言’”。
中国馆靠近世博轴,与世博主题馆部分设备资源,能够形成共享与协调;国家馆造型层层出挑,在夏季,上层建筑会形成对下层建筑的自然遮阳;地区馆外廊为半室外玻璃廊,用被动式节能技术为地区馆提供冬季保温和夏季通风,这些措施将使中国馆比国家要求进一步节能近10%。在景观设计层面,在国家馆屋顶上设计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在地区馆南侧大台阶水景观和南面的园林设计中,引入小规模人工湿地技术,利用人工湿地的自洁能力在不需要大量用地的前提下,为城市局部环境提供生态化的景观。
正如毛竹晨所说,其实中国馆真正的宝藏,需要观众去探究和寻找,那就是凝结在展览中的东方智慧和价值体系。
责任编辑:邱淑群 |
- 2010-03-25“跨越百年”——见证世博会中国馆的变迁
- 2008-04-14哥斯达黎加国际艺术节中国馆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