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通志 > 正文
走泮桥 拜孔子
古时只有举人等人才可以从上面走过去,又被称为“状元桥”
http://wmf.fjsen.com 2009-11-20 11:30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泮桥桥头的母象石雕

  

泮桥两端桥头的四根栏杆上立的是大象石雕

  

  泉州现存的大型宋代建筑府文庙,家喻户晓。府文庙范围内的洙泗桥和泮桥,许多市民心里有谱,不过府文庙具体有几座桥,如何分布以及他们的历史“模样”,恐怕大多数人会模棱两可。

  今日跟着我们一起去看看府文庙的五座桥吧。

  洙泗桥:

  曾是市民买菜的通道

  从市区涂门街进入府文庙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座石板桥,其中一座桥边竖着巨大的碑石,写着“洙泗桥”,而另一座桥离洙泗桥仅有几米之远。昨日,一位中年男子拿着相机拍照,他来自厦门,“奇怪,为什么两座桥桥面不一样呢?”他问。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找到中国民俗协会理事黄炳元,他说现在的府文庙广场,在上世纪70年代时,是泉州最热闹的中菜市场,市民都爱到这里买菜,附近有一个大众戏院,人流量很大。不过,涂门街与中菜市场中间隔着一条八卦沟,洙泗桥便成了不可替代的通道。但是,来中菜市场买菜的人实在多,洙泗桥难以满足通行需求,因此在洙泗桥旁新建一座桥,桥的名字现已不可考究。

  黄炳元说,洙泗桥曾经被改为混凝土钢筋桥,府文庙重建时桥面才恢复为大石板。“两桥的最大差别是桥面使用的石板不同。”黄炳元解释说,洙泗桥用的是旧石板,路面凹凸不平,桥身的颜色留有古味,而旁边的新桥采用的是平整的青石板。

  为何会取名“洙泗桥”呢?据相关资料记载,洙水和泗水都是孔子故乡有名的河流,两条河挨得很近,民间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孔子曾在洙水和泗水之间设坛施教,“洙泗”一词因此与儒家的教育沾上关系了。黄炳元介绍,洙泗桥边原来有一个亭子,上面有朱熹题的“海滨邹鲁”四个大字,已经废弃。

  泮桥:

  四只大象当守护神

  走过洙泗桥,穿过广场进入府文庙,迎面而来的是“飞架”在泮池上的拱形石桥,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泮桥,桥下是泮池。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据说,古时的读书人到孔庙祭孔时,都会在泮池里采采水芹,插在帽子上,以示文才。

  泮池四周,盆栽环绕着,泮桥的出入口也被堵住了,泉州南建筑博物馆工作人员杨清江说,古时泮桥都是封闭的,常人不允许从桥上经过,只有举人等人才可以从上面走过去,所以泮桥又被称为“状元桥”。“现在也一样,只有在祭孔等庄重仪式时,这座桥才会对外开放。”

  杨清江说,泮桥长约20米,桥面由72块长形石板铺成,也就是说孔子门下的72位贤人,有资料记载,此桥的其中一石曾断为两截,隐喻被逐出孔门的樊迟,“前几年经过翻修”。

  泉州大桥、洙泗桥等桥的桥上栏杆,都有石狮子当“守护神”,据说是为了辟邪。奇怪的是,眼前泮桥的桥头石雕却是4只大象,分别为两座公象和两座母象。看上去,这4尊石雕仿佛新装上去的。黄炳元说,桥上护栏用大象做石雕,少见,“从古至今都没有修补过,一直完整无缺”。

  为何选大象做石雕呢?黄炳元说,史记并没有相关记载,也没有任何传说。不过,他认为大象象征长寿且能通人性,用大象无可厚非。

  回忆起儿时在泮桥时的一幕幕场景,黄炳元不禁笑了,他说,以前学校前经常搭台演戏,许多人挤在一起看戏,而泮池旁没有栏杆,经常听到“救命”的呼救声,回头一看原来是掉进池里了。“池面上的浮萍,常吸引学生去捞,结果也掉进去了。”他说,考虑到安全问题,后来泮桥安上栏杆了。

  前段时间,泉州首次在府文庙的孔子像前,让300余名同学举行2009届小学生毕业典礼。那时,学生还依次走过府文庙泮桥,为孔子塑像献上花篮,向孔子塑像行三鞠躬礼。


责任编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