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西洋终极目的 是为“踪迹建文”?
明朝,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轰轰烈烈,名震古今。从官史上记载的资料上看,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国与海外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及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那么,在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之下,还有其他什么意图吗?
对于此事,相当多的学者认为,是朱棣为了找到建文帝才命令郑和下西洋的。权威的《明史·郑和传》就说,朱棣“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由此看来,“踪迹建文”成了永乐皇帝派郑和七下西洋的动因之一。
对于明史中的这段记述,明史专家马渭源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值得探究。根据马渭源的查证,历史上有两种代表性的史料,它们说出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至少有三个,即“踪迹建文帝”、“示中国富强”、“礼请佛牙”。
那郑和下西洋实质上是为了什么呢?马渭源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寻常的细节入手,可以窥见其真正的目的。一、主持出使海外的郑和身份很特别,与朱棣的军师姚广孝过往甚密。作为“刑余之人”被派往异域去“耀兵”,这与向来注重礼仪文明的中华帝国惯有的思维明显不符。而从郑和与道衍(姚广孝)之间的特殊关系来看,道衍知道朱棣“心事”,郑和又岂能不知?郑和在永乐极为敏感的时期带大队人马出海,唯一合理的解释便是郑和为主分忧;二、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与道衍住持的“广孝教寺”“恰巧”在同一地。这对师徒很可能在共同担负着一个特殊的使命;三、下西洋的船队里有锦衣卫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很不寻常的事。
从以上提到的郑和下西洋的几个疑点指向,似乎都逃不出一个中心,那就是有人传言:金川门事变后,建文帝外逃,郑和下西洋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踪迹建文帝的下落,马渭源认为,以此来解释,上述疑团都能迎刃而解。
此与同时,专家李玉昆也认为,历史上宦官始终是与皇帝关系非常私密的特殊人物,他们也最清楚皇帝的家属内幕。郑和又是燕邸旧人,所以明成祖将寻找建文皇帝这样一个隐秘的任务交给了他。泉州海交馆的刘志成研究员认为,郑和出海没有去占领外国的领土,就是害怕海外的国家支持建文帝。”
明代木刻昭示 郑和送袈裟经书到宁德?
日前,研究小组王道亨等人在支提寺内发现了两块明代木刻,其中一块上面所刻表明,郑和(三宝太监)曾受永乐皇帝的命令到支提寺送过一批袈裟、经书等物品。
当来自南京的郑和第十九世孙、南京郑和研究会秘书长郑自海,郑和第二十世孙、郑和研究会学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宽涛,南京市文化局明史学者马渭源一行在支提寺考察发现这一文物时,连呼“这个发现,将填补郑和研究的一项空白!”
原来,明代木刻《支提寺全图》说明文字明确记载了郑和监运千尊铁佛至支提寺一事。“木刻拓片上记载着“尊宿澄鉴荷南宋荥封于嘉定迨我”、“成祖文皇帝握乾符以昇位泽被九流”、“仁孝皇太后体坤德以资他恩隆三宝”、“圣像铸千尊”、“郑和”等字样,虽然许多文字已模糊不清,但为后人提供了宁德支提寺与郑和有关的重要实证。”郑宽涛介绍说,综合宁德新近发现,再观支提山现存文物,明永乐皇帝御赐山门匾额为“天下第一山”等重要线索,郑和于永乐五年筹备第二次下西洋期间曾到过宁德支提寺是确定无疑的。
而郑宽涛先生通过多方考证后认为,宁德的明代郑和木刻拓片实物,与明代谢肇淛《长溪锁语》中“遣太监郑和航海而至”;明代何齐远《闽书》中“胡元来,寺毁废,皇朝永乐初遣中使周觉成鼎建”等史料相互印证。
郑自海与郑宽涛先生认为,郑和下西洋之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福建,其主要任务就是监视与保护建文帝。所以,郑和在支提寺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
研究小组则以此判断,从这一阶段郑和频频在福建活动来看,其到过雪峰寺显然是不用争辩的。而与隐身于雪峰山上的建文帝见面也是概率极大。
新闻链接:
郑和(明洪武四年1371年—宣德八年1433年),原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回族。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武术家。郑和六世先祖赛典赤·赡思丁(Sayyid Ajjal Shams al·Din Omar)是元初来自中亚的色目贵族,是布哈拉国王穆罕默德的后裔,曾任云南行省平章,追封为咸阳王。马姓是汉化的阿拉伯语“Mahmud”。(记者 缪洪通)
责编:王超
责任编辑: |
- 2009-09-15建文帝出亡宁德之谜揭秘三:建文帝与“郑义门”
- 2009-09-16建文帝出亡宁德之谜揭秘四:郑岐村秘语
- 2009-09-09建文帝出亡宁德之谜揭秘二:《罪惟录》揭开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