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史话—历史概况 > 正文
建文帝出亡宁德之谜揭秘四:郑岐村秘语
http://wmf.fjsen.com 2009-09-16 16:21   来源:宁德网    我来说两句
  普通村庄流传君臣传说

  循着这位网友提供的线索,2008年10月间,刚从浙西外调回来的研究小组一行走进了这个叫郑岐的村子。

  郑岐村,地处104国道边上,是蕉城区漳湾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金贝寺所在的上金贝山脚下。

  如今的郑岐村已经被包围在一派欣欣向荣的工业园区内了。不过,据老一辈人讲,在过去,郑岐村这一带可是滩涂,海水可以直接涨到这里的。

  然而,不管世界怎么改变,当地村民祖祖辈辈仍然流传着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当时在离此不远的廉坑村有一位王姓始祖叫王进,在明朝永乐年间结交了一位迁到当地的郑姓朋友叫郑三合。这个郑三合人好且很聪明,很讨人喜欢。村人见其实在,一户陈姓长者就将女儿嫁给了他。据说,娶亲那天,住在南山上金贝寺的高僧也来祝贺,郑三合管那僧人叫“师傅”,自称“弟子”。郑三合媳妇在第二年生下了一个儿子。后来,金贝寺那位高僧圆寂了,郑三合便举家搬到邻近的井上村去居住。

  据说,郑三合在临搬家时,他告诉好友王进,僧人就是建文帝,自己也不叫郑三合,而叫郑洽。他们搬走是为了不连累村里人,以免给村人引来灾祸。不过,郑三合在井上村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又搬到当时还是单门独户的郑岐村这个地方居住,并改名郑岐。他就是现在郑岐村郑姓始祖。

  郑三合住廉坑 建文帝安插的秘探?

  虽为君臣关系,但郑三合与建文帝的交往显然要密切得多。据传,在郑三合初住廉坑村时,下山来的建文帝还根据龙脉引伸至郑三合新家屋边,建议在屋边挖一口井。井成,建文帝将其命名为“甘濂井”。郑三合还将建文帝亲笔手书的“郑”字刻于井底石上。郑三合去世后,村人为纪念他,将此井唤作“安郑井”,有纪念建文帝将其安插在廉坑这一过往要道打探消息之意。现如今,当地的村民还是将“甘濂井”称为“安郑井”。

  而根据研究小组考证所掌握的史料,他们推测当年建文帝“由温入闽”之后,为了隐藏自己的踪迹,从福州雪峰寺来到了蕉城的金贝寺。当他们看到地处交通要道的廉坑村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扼南来北往之要冲,靠山面海,进退自如,出入方便,便把从亡大臣中的郑洽安插到廉坑村。于是,郑洽便化名“郑三合”,在廉坑安下家来。

  研究考察 村中隐含诸多秘语

  如果说,以上推测更多的是从口头资料进行分析的话,那么,这个村中留存下来的一些史迹则更能说明一些问题。

  《白麟谱》,一份郑岐村的郑氏宗谱。在郑岐村,村民郑成意说他们村的这本郑氏《白麟谱》,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一场大火中烧毁了。今年浙江浦江县郑义门的郑氏宗亲会会长来到郑岐村后,他们才知道为什么他们的族谱叫白麟谱。原来是因为在郑义门的郑氏宗祠门前有条溪叫白麟溪,进门后,右侧有一石碑,有元朝丞相脱脱所书“白麟溪”三字。研究小组认为,这很有可能是当年从亡的郑洽“要留荧荧一点真”,意在让后人便于寻根祭祖,明白自己的根系源自浙江浦江郑义门前的白麟溪。

  奇怪的行酒令。“九世同居”这样的令辞究竟来自哪里?在研究小组百思不得其解之时,浙江郑义门的郑氏宗亲们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浙江郑氏家族多次被朝廷旌表为“郑义门”、“孝义家”、“九世同居”。研究小组认为,聪明过人的郑洽很有可能将这一家乡的信息化为口头语言流传至今。

  村中也留下了大批明清时期的建筑。浙江浦江县郑义门郑氏宗亲会曾两次组团到郑岐村考察,他们认为,村里古民居的建筑风格与浦江极其相似,尤其是郑洽故居大门外那口“郑宅井”(巧合的是,郑义门所在镇就叫郑宅镇。)俨然就是浦江郑义门公用井的再版。还有屋内的小水井,与浦江那边的风格完全一致。村中老房子的墙基、门坎,也带有浙江的建筑风格。研究小组认为,屋内的大量匾额也颇含深意。“忠义第”代表什么?显然是“孝义门”的翻版,郑洽追随建文帝出亡在外,不能尽孝,只能尽忠,故去掉了“孝”字,加上了“忠”字。这完全符合义门忠智公郑洽的心思。


责任编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