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史话—历史概况 > 正文
建文帝出亡宁德之谜揭秘二:《罪惟录》揭开谜团
http://wmf.fjsen.com 2009-09-09 16:09   来源:宁德网    我来说两句

  推演 建文帝由“鬼门”逃出

  既然史籍中提到了建文帝向南出亡,并由温入闽一说,那么,这样的史实是不是可以进行复原呢?研究小组的王道亨等学者在翻阅了大量的史料后发现,诸多材料可以证实,朱允炆在朱棣攻入南京城之际,确实选择了出亡。

  那么,建文帝是如何逃出来的?或者说是从哪里逃出来的呢?

  根据查得的史料,说法共有5种,前两种说法是向西或西南方向出逃,后三种说法是向南或东南方向出逃。研究小组经过分析研究,比较赞成第五种从“鬼门”出逃至神乐观之说。理由有两个:一,“鬼门”直通秦淮河,可达神乐观。神乐观是当时的南京城外交通最便利之处。神乐观北为护城河,南为秦淮河,朱棣率燕军从北面金川门攻入南京,建文帝想逃离南京,相对来说南京城东南方向是最理想的突围处。朱元璋曾命李新在溧水与南京秦淮河之间开凿一条胭脂河,无形中为建文帝营造了一条逃生之路。二、从近年南京城城建挖掘时发现的多处地下涵洞(即明皇城下水道,也即史书上所说之“鬼门”),为其从“鬼门”南逃之说提供了依据。

  综合相关资料,可以还原南京城门被破之时场景:1402年6月13日未时,在李景隆与谷王朱橞等的里应外合之下,燕兵不费吹灰之力攻破金川门。这时明皇宫升起了熊熊大火,朱棣命令手下人赶紧前去救火,同时又派出得力干将迅速控制南京城,缉拿建文“奸党分子”,追捕这个老与他过不去的侄儿皇帝,可令朱棣想不到的是,他只看到了一具烧糊了的尸体,无法确定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而据朱棣“钦定”的御用文人杨士奇等撰写的《明太宗实录》中记载,皇宫起火后,朱棣派宦官从大火中捞出一尸体,朱棣哭着说:叔叔是来辅助你治理国政的啊,你竟一点不明白我的心,做出这样的傻事来……

  马渭源教授的看法是,这些由当政者组织编写出来的资料不太可信,而从后来朱棣做出的诸多事情来看,可以肯定连朱棣自己也拿不准朱允炆究竟死没死。

  从王道亨考证的资料分析,其实此时,建文帝已从“鬼门”遁去,从者9人(其余13人从水关、卸沟突围)。当日薄暮时分,建文帝一行22人会聚在南京城光华门外神乐观,众人环坐于地,享道士提供夜餐。

  路径 从神乐观到郑义门

  逃出来后的建文帝一行将会去哪里呢?有关史料上出现了两种说法:一种说在溥洽的帮助下逃出南京城,先隐在江苏吴县普济寺,后在姚广孝的帮助下,转移至穹窿山皇回寺,然后再逃至浙江浦江县郑义门。一种是说从神乐观直接逃至浙江浦江县郑义门。

  对此,研究小组认为,第一种说法可以从地图上看出,吴江市虽在南京城的东南面,但路途遥远,中间还隔着一座太湖。胭脂河只通至溧水,与太湖并无水路相通。既然目的地是浙江浦江县郑义门,何必绕这么一个大弯?

  因此,王道亨等人更认同这样的逃亡路线:安排建文帝与程济、郑洽、牛景先等人南下浙江;叶希贤、杨应能、梁田玉等人则扮作建文帝替身,打着建文帝旗号西去武汉等地,以吸引燕兵的注意力(研究小组认为,正是这一点,导致了西南数省到处出现建文帝的踪迹);而廖平、史仲彬等人则护卫着太子西去襄阳。建文帝离开神乐观后,经秦淮河,转胭脂河直达溧水,弃舟登岸,经溧阳、宜兴到达太湖地区。穿越太湖,到达苏州、吴县。因此,吴县应是建文帝出亡的第二站。建文帝一行离开吴江后,是走水路沿京杭大运河到达杭州,再经富春江到达浙西的。建文帝一行大约在入冬后到达浦江县郑宅镇郑义门郑洽家。

  研究小组认为,由上述资料可见,22名亡臣中,真正知道建文帝行踪者,仅是7人而已。这也正是明末清初大史学家查继佐为什么要对署名史仲彬著的《致身录》提出质疑的原因。实际上,离开神乐观以后的事情,史仲彬是不知道的。

  当年八月六日,朱棣即位,年号永乐。废建文年号。改建文元年至四年为洪武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原建文朝旧臣逃出去共计463人。相关建文文字被清理干净。


责任编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