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历史谜案告破确切无疑
图为僧人展示云锦五爪金龙紫衣袈裟。
五爪紫衣袈裟
2009年8月31日《闽东日报》发表了《建文帝最终出亡宁德,600年谜案宣告破解》一文,笔者从解密宁德支提寺云锦袈裟主题图饰入手,破解了大明第一谜案。虽然拙文发表后在读者朋友中引起了积极的反响,但笔者还是反复检讨自己的逻辑理论与古物史实,力图将自己的立论建立在更加严格的历史科学基础之上。经对历史资料的多方比对和对支提寺云锦袈裟的再度分析,笔者发现:宁德支提寺袈裟不仅价值不可估量,而且其本身的“出世”就宣告了大明帝国第一谜案——明代第二位皇帝朱允炆最终下落之谜的破解,建文帝最终出亡福建宁德了!
理由是,宁德霍童支提寺袈裟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从该云锦袈裟云龙饰边、灯笼图案和制作技艺等方面来看,它与大明皇家或皇帝有关。
笔者在去福建宁德考古之前就曾听说宁德支提寺珍藏了一件极为珍贵的袈裟,说它珍贵,是因为它是目前世上发现的唯一保存完好的由云锦制作而成的明代袈裟。报端不断地炒作,人们绘声绘色地描述。在这些人的“转述”中给笔者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有人讲该袈裟周边饰以云龙文描金图案和20多个灯笼。所以在27日下午笔者见到袈裟的第一眼时就盯着袈裟周边。事实确实也如此,在袈裟的左边与右边分别大约有22和24个云龙文描金图案,袈裟的最下方一长条上均匀地绣着24个灯笼,灯笼里有“福寿”等字样。
翻阅《明史》,其清楚地记载着,整个明代对于皇帝服饰的制作要求和“享用”等方面都有极为严格的规定,甚至连皇帝衣服外面的饰品如玉钩、玉带之类也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史书记载:“玉钩二。玉佩二,各用玉珩一、瑀一、琚二、冲牙一、璜二;瑀下垂玉花一、玉滴二;瑑饰云龙文描金。……”(《明史·舆服二》卷六十六 志第四十二)
皇帝龙袍上的玉饰品是云龙文描金,而支提寺云锦袈裟周边也是云龙文描金,怎么这么巧?难道支提寺袈裟就是明代皇帝或皇家的?笔者不敢妄断。再查支提寺袈裟上那24个灯笼中“福寿”字样,看看它们在大明皇家有无“对应出处”?
《明史·舆服志》“大辂”条中这样说道:“大辂,……亭内黄线条编红髹匡软座,下莲花坠石,上施花毯、红锦褥席、红髹坐椅。靠背上雕描金云龙一,下雕云板一,红髹福寿板一,并褥。椅中黄织金椅靠坐褥,四围椅裙,施黄绮帷幔。(《明史·舆服一》卷六十五,志第四十一)
由此看来,支提寺袈裟周边饰以云龙文描金图案和灯笼内“福寿”字样等都在“暗示”人们:这不是一件普通的袈裟,而是极有可能与大明帝国皇家或皇帝有关。
再从织品工艺、技法与龙饰图案造型等方面来看,支提寺袈裟应为永乐以前的大明皇家享用的极品织物。大约在今年的6月初《扬子晚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大致是讲,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曾委托南京云锦研究所制作一件云锦袈裟。但由于之前,云锦袈裟谁没见过,所以根本无人知晓其如何制作。对此,南京云锦研究所的同志就福建宁德支提寺云锦袈裟的制作技法、工艺和龙饰图案造型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该云锦袈裟应该为明朝永乐以前制作的大明皇家所享用的极品织物,其价值实在不可估量。
概之,鉴于上述几个因素,我们至少可以这么说,福建宁德支提寺云锦袈裟是与明代皇家或言皇帝有关。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