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功德碑记载了僧人的建桥善举
南宋功德碑记载僧人建桥善举
惠安紫山发现的这块石碑保存较完好,专家称罕见
本报讯 近日,惠安县紫山镇仕尾村郑成法先生致电本报新闻热线22200000称,他们村发现了一块宋代的路桥功德碑。接到热线后,记者与泉州文史工作者龚书群一同赶至惠安紫山仕尾村一探究竟。
南宋功德碑藏身小乡村
在仕尾村郑氏家庙院落门口,记者看到了这块宋代功德碑,碑高约120厘米,宽68厘米,厚约15厘米,保存完好。碑面上刻有正楷碑文,虽然个别字迹有些已经模糊,但是还能大体上看出上面的字迹。上面写着“泉州开元寺尊胜院落济阳(蔡氏郡望)十四代孙僧嗣昭,捐金命工用石缔剏榕台及四□桥路,兴工于乙丑正月庚辰,毕役于□夏己酉。工、匠人等计柒佰緍 (一緍等于一千文),足是举也。革故址而鼎新,状宏规而益大,其功诚可书也。谨志。咸淳改元巳月(四月)望日(十五日)宗姪□□等立。”
记载开元寺僧建桥善举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得知石碑立于1265年,主要是为记载开元寺一位法号叫嗣昭的僧人兴建路桥而立的。”龚书群告诉记者,仕尾村以前的居民都姓蔡,这位叫嗣昭的开元寺僧人应该也是从这个村出家的,后来很可能是回乡修建路桥,回报家乡,“因此其侄辈才立下碑刻来纪念他的善举”。龚书群还说,在古代,泉州很多桥都是由僧人修建而成的,洛阳桥、安平桥、笋江桥等都是由僧人主持修建的。
郑姓家庙供奉“蔡大人”
据当地村民介绍,郑姓家庙还有一个有特色的地方:除了供奉郑氏先祖外,还供奉“蔡大人”。该村最初居住的原本是蔡氏,石碑也可以证明在南宋时蔡姓还是当地的一个大姓,但现在仕尾村130多户人家全是郑姓,而蔡氏已经没有一户人家了,蔡姓后裔到哪去了?
龚书群分析认为,郑姓和蔡姓可能是亲戚关系,郑姓到仕尾村投奔亲戚在此入户,后蔡姓慢慢没落,而郑姓则兴旺起来。为纪念蔡姓的接纳之恩,于是郑氏家庙供奉蔡姓的先祖“蔡大人”,“也可能是瘟疫、天灾人祸、匪患等原因使蔡氏逐渐在此地消失了”。
郑成法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这块功德碑原先立在村庄前的一条古道上,当时还有一块唐代的神道碑。“还没建洛阳桥的时候,我们这里是泉州到福州的官道,即使后来建了洛阳桥,我们这里仍然是交通要道。我们这个村刚好在泉州与莆田枫亭的中心点,距泉州30公里距枫亭也是30公里。”他认为,因为有了这条交通要道,当时这个地方比较繁华,蔡氏一族便在此安居乐业。但后来随着宋元时代泉州港口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不断向沿海地区转移,蔡氏一族也极有可能迁移到了沿海。
石碑几经周折重见天日
郑成法告诉记者,在上世纪50年代“破四旧”运动中,此碑被人推倒,后有村民就搬来当石桌使用,致使文物一直无法重见天日。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因为重修郑氏家庙,有人认为此碑是文物,此碑才被移到家庙外。但是因为年代久远,碑上的字迹有些已无法辨认,因此此碑一直被闲置在家庙外无人理睬,谁也不知道它的来历。直到前几天,他在此碑上泼墨后才看出此碑原来是南宋文物,其“年龄”高达700多岁。龚书群认为,“宋代石碑保存如此完好的,这在泉州也比较罕见”。(记者罗剑生 实习生郭彬玲 林婷婷 文/图)
责编:王超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