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史话—历史概况 > 正文
闽南侨批:打开珍贵的百年记忆
http://wmf.fjsen.com 2009-08-03 10:30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水客、批信及批信局

  鉴于当时金融和通讯业并不发达,与家乡通信、给侨眷寄钱变得十分苦难。因此在海外华人聚居的地方,便有一些人利用返乡的机会为同乡寄达信件,顺便夹带些银两。

  这些人就是最早的“水客”。据星洲百年史话记载,因为路途艰险,水客寄带银两所收取的费用很高,有的甚至达到金额的10%,一批水客因此而起家,成为“客头”,每年固定往返数次,雇佣水客专门从事收取银信的工作。

  侨批研究专家、泉州市职工集邮研究会会长吴宝国认为,由于早期下南洋谋生的华侨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因此汇款是贯穿侨批始终的一项重要功能。发展到后期,才形成“信汇合一”的形式,但有时往往也只有“外付大洋××元”等简单的字眼,有的甚至只有图画没有文字。

  部分客头发掘了商机,遂开办批信局,专营收取银信、分派送达的业务。1871年,晋江安海人郑灶伯、郑贞伯兄弟在安海开设了郑顺荣批馆;1880年,漳州人郭有品在新加坡开设了天一局;1900年,泉州王宫乡人王世碑也向厦门邮务总局申请挂号创办了王顺兴信局,成为邮政代办所,经营信汇业务。根据中国银行泉州分行行史编委会编撰的《泉州侨批业史料》记载,1935年晋江地区有17家侨批局,职员200多人,当年经办侨汇1600多万元法币。

  动乱的年代,分送批信的“批脚”往往需要冒很大的风险,有时甚至会搭上性命。1939年6月3日,新加坡闽南汇兑公会就曾致电福建省政府:呈请惩办匪凶,保护信差安全。电文称,泉州源兴信局来函略称,该局信差李成辉、李国墨二人于上月6日携带海外华侨信款1225元前往南安……突遇匪徒抢劫,该二信差均被杀毙,所有信款悉被夺去,商请敝会电呈当局严缉正凶归案究办等情……省政府于当年7月20日电复新加坡闽南汇兑公会:首犯已枪决。

  也因此,每一封批信的送达都来之不易,批信成为独特的家书。有的信件地址不明、收信人姓名不清,“批脚”也会耐心查访,千方百计将信送到收信人手中,不少“批客”还为不识字的侨眷写回信,表现出侨批业者高度的职业操守。

  研究华侨史的“民间档案”

  批信蕴藏的文化内涵近年受到学者的重视。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教授李国梁评价侨批说,有款必有信,华侨在汇款的同时都会附有家信,这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批信中尤为突出。批信生动记载了不同历史时期华侨在侨居地的生存发展状况、华侨社会面临的机遇与困境以及侨乡社会经济、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它与其他史料相印证,成为研究华侨华人史、侨乡史、家庭史乃至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民间档案”。

  泉州市档案馆在今年购买收藏的一批侨批中,就发现了81封民国时期晋江安海人曾云螺与其家人的书信,不仅叙述了这一家人因生意原因从马尼拉迁往甲万端的过程,而且详述了他们在移民菲律宾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抗日战争时期,华侨心系祖国,不少批信局就在批信封面上印上抗日标语,鼓舞士气。泉州市民间侨批收藏家黄清海收藏有一封1932年从菲律宾寄至泉州的批信,封面写明:烦送南门外潘宅乡交蔡天元先生收启,外付银四元;封底则印有:欲救国亡,抵制仇货,万众一心,坚持到底。

  申遗“路线图”

  2007年底,省政协委员、泉州学研究所所长林少川在广东参加一次侨批研讨会时,受邀参观了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侨批文化馆”,该馆是全国首家以侨批为主题的文物馆,收藏有侨批实物、影像资料等近10万封,给林少川以强烈震撼。

  林少川还了解到,广东省正打算以“潮汕侨批”的名义申报世界记忆文化遗产,“其实泉州文化界关注侨批也有多年,而且闽南地区的侨批无论从历史地位、史料实物等方面都可与潮汕地区媲美,为什么我们不能申报世界记忆文化遗产呢?”林少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应该从政府层面行动起来。

  2008年1月18日,在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林少川联合5名泉州籍政协委员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闽南侨批”申报“世界记忆遗产”的建议》的提案。建议由省政府出面,牵头组织将“闽南侨批”文化的抢救研究纳入建设文化大省的文化工程,拨付专项资金加以扶持;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相关部门深入发掘、抢救、整理、研究“闽南侨批”文化,并将“闽南侨批”文化申报“世界记忆遗产”。林少川还建议,可先启动首期工程,即先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进而争取申报世界记忆遗产立项。

  是年12月,泉州市侨联、泉州学研究所、泉州华侨历史学会牵头在泉州举行了首届闽南侨批研讨会,收到民间学人、华侨史专家等提交的26篇论文,从侨批史、批信局遗址保护、侨批收集等各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今年1月,林少川再次在省政协会议上提交提案,并在6月4日获得省档案局答复,同意成立侨批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作领导小组。自此,闽南侨批申遗步入快车道,泉州市政府拨款10万元用于侨批实物征集收购以及申报支持工作。

  “市档案馆目前侨批实物只有500封左右,另有5500封扫描件,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有40封,晋江市博物馆有300余封,大量侨批掌握在民间收藏家手中。”泉州市档案局副局长叶芬蓉表示。今年5月,泉州市档案馆陆续从收藏家手中购买了实物300多封,此外还与部分收藏家达成协议,获得了4600多个扫描件。

  记者从泉州市档案局了解到,7月初,泉州市以“福建侨批”名义申报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的文本报告已经递交省档案局。相关人士透露,国家档案局今年1月曾专程来泉州考察,对闽南侨批的代表性给予高度肯定,并支持以“福建侨批”的名义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最终的结果,可能会以“中国侨批”为名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记忆文化遗产。(记者 龙友情)

责编:王超


责任编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