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印象 > 正文
山川之精英 人文之精粹
http://wmf.fjsen.com 2009-06-16 15:28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无题(寿山石雕) 何马

  “材美而坚,工朴而妍”,对工艺美术而言,材质之美感与制作之雅致,乃互为依托、相得益彰的一对关系。

  美国哲学家桑塔耶纳在《美感》一书中强调了材料的审美价值,并将其视为形式审美效果的基础。他有这样一句名言:“假如雅典娜的巴特农神殿不是大理石筑成,王冠不是金子制成,星星没有火光,它们将是平淡无力的东西。”

  纵观中国的工艺美术史,从漆艺、铜器、家具、陶瓷,到竹、木、牙、角、玉、石雕刻,对材料本身美感的发现与挖掘,以及“因材施艺”之精神,更是一条贯穿所有工艺门类的重要线索。

  寿山石是一个底蕴深厚的文化载体。除了与篆刻艺术的渊源外,围绕材质美感而展开的赏鉴传统,与依托材质特点而形成的雕刻传统,所谓“山川之精英,人文之精粹”,成为寿山石文化的两个核心层面。

  与文化精神相承相通的

  品石传统

  “晶不如冻”,是寿山石品鉴传统中的一个说法。从这简单的四个字,可以看出寿山石的材质审美已经达到一个高级微妙的层次,乃至与中国的文化精神相承相通。

  “晶”与“冻”的分野在于透明度,微透明或半透明者为“冻”,透明感极强者为“晶”。透明感本为宝石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中国人讲求的是“似透非透”、含蓄内敛的中庸之美,味之不厌、常看常新的持久魅力。

  而这一点对于西方人来说似乎很难理解,他们讲的是硬度与透明度,喜欢的是钻石、水晶、红蓝宝石、祖母绿之类,一律光芒四射,一眼望穿。

  又比如,田黄“六德”的“温”、“润”,以及芙蓉之“雍容”,善伯之“朴实”,都成之“灵捷”,旗降之“刚健”等等,实际上将寿山石的审美品鉴上升到人格化的境界。就“温润”而言,凡是国人推崇的好东西几乎全是温润的。和田玉、田黄不必说了,紫砂壶、宣德炉、黄花梨紫檀家具的质感,瓷器的胎质和粙水也讲温润,写字必须做到“点画温润妍雅”,方能“直逼二王之妙”。人呢,当然也得温润了,《诗经》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论语》曰:“望之俨然,即之而温,闻其言也厉”。

  寿山石的另一可爱之处,在于她的可供把玩,在于她的那种“亲和力”。

  “把玩文化”是中国人所特有的,将视觉与触觉结合起来的消闲传统。美术、音乐和饮食等都只能服务于一套神经系统,而把玩却能够同时服务于两套神经系统。“把玩文化”作用于人的感官,虽属“形而下”,却显得单纯实在。就调节情绪、慰藉心神来说,也比其他艺术形式来得直接。

  寿山石乃“天赐瑰宝”,兼具美色与美质,而在雕刻上亦强调古朴圆浑,往往保留大面积的光面,以体现其细腻脂润之手感,令望之欣然,抚之怡然,因而魅力不衰,久而愈醇。


责任编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