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史话—历史概况 > 正文
杨辑:秉“四知”遗风 扬朱子理学
http://wmf.fjsen.com 2009-05-13 16:47   来源:宁德网    我来说两句

  不畏强权 为民请命

  杨辑,字通老,号悦堂,受祖父杨惇礼影响,杨辑从小就喜欢舞文弄墨,爱吟诗作对。南宋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杨辑中了进士,被派往福建莆田担任县尉。

  据杨衍梨介绍,当时福建帅司程叔达设立了许多苛捐杂税,使得境内百姓深受课税重压,日子过得很是艰苦,莆田县百姓也不例外。杨辑上任后,十分同情百姓的处境,于是他在新一年田赋缴纳期到来之时,将百姓苦于苛捐杂税的情形上报朝廷,其中就提到了程叔达的苛税政策。朝廷得悉后,便随杨辑之意命程叔达调整赋税,程叔达表面虽应允暗地却对杨辑怀恨在心。数年后,程叔达找了个理由,罢免了杨辑。所幸的是,不久后杨辑不畏强权为民请命之事传到了当时漕使林祈的耳中,“以一尉敢与帅辩,大是奇事。”林祈心知这样的父母官实在乃百姓之福,于是,林祈推荐其担任掌管记录当地粮食积储、仓廪管理等事务的司农寺。

  亲君子远小人 不徇左右之请

  “进君子退小人,勿徇左右之请,以重中书之权。饬执政之臣,可否相济,以任忧责,奖廉静之操,绝奔竞之风。”这几句话是杨辑的座右铭。在多年的为官生涯中,杨辑始终恪守着自己的原则。

  在杨辑任国子监博士期间,因国子监乃全国最高学府,而国子监博士掌监学之政,并为皇太子讲经,所以前来找杨辑“攀关系”“走后门”的人自是不少。

  一次,朝中有位重臣想让自家孩子进国子监念书,于是前来拜托杨辑,他本以为自身位高权重,杨辑自然会卖个面子,岂料,却遭到杨楫拒绝:“台有纪纲,学有规矩,当各守其职。”面对重臣铿锵有力的十二字,杨辑的清正不阿可见一斑。

  在村中的杨氏宗祠里,记者看到一幅上书“四知遗风”的匾额。杨衍梨介绍说,这“四知”指得东汉杨震那著名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杨衍梨祖辈为官者不在少数,这“四知”就是祖辈沿留下的祖训,提醒后世清廉从政。而杨辑一生清正,或就是这祖训在他心中立下了一杆标杆。清文人王梦松特为杨辑书写赞诗一首,其中便提及“诚实诚可嘉,不苟见奇节。”

  国子监博士之后,杨辑还任过安庆知县、湖南提刑、江西运判,终于散朝郎,皆清廉为官,两袖清风。

  朱熹高足 拉开福鼎理学帷幕

  杨辑一生喜好读书,爱钻研学问。任国子监博士时,他更是如鱼得水,终日沉溺于国子监书海之中。众家学问中,杨辑最爱朱子理学,后来,他如愿成了朱门高足,与朱熹门下的杨方、杨简一同被誉为“三杨”。此后,杨辑以弘扬理学为己任,由此也揭开了福鼎理学的帷幕。

  南宋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权臣韩侘胄实行文化专制,排斥理学,并将其贬为伪学。为维护自身在朝廷的权势,韩侘胄大肆迫害以朱熹为首的理学学者,将这些人定罪为逆党叛贼,实行大范围的清党。朱熹无意与其相争,被贬官流放后仍四处传播理学思想,归隐建阳后建考亭讲学,庆元乙卯(公元1195年)杨楫赴考亭侍学。期间还为朱熹的《楚辞集注》作跋,可见其理学修养深得朱熹认同。

  “伪学”之事随后愈演愈烈,朱熹等众门生受牵连,无一幸免,杨辑也随之被罢去官职。此时,换做他人,定是躲得朱熹远远的,避免遭遇更多池鱼之殃,但杨辑毅然而然选择跟随导师追求真理,深究理学奥秘。见朱熹无处藏身,杨辑便想到了自己偏远的家乡,于是力荐朱熹到家中作客。随后,朱熹由长溪(今霞浦)入境,走过天梯岭,终于来到了潋城。恰好潋城村内有一道观,地平且宽,风水极佳。考虑到朱熹一生传播的理学不应就此废止,杨辑便和族人一起将道观改成了书院,并置田供书院日常之用,这在杨氏族谱中杨塽写的《重建石湖东观志》可得证明。

  此后,朱熹平日里就在此讲学收徒,远近学子听闻朱子在此讲学,纷纷前来受教,福鼎理学就此拉开帷幕。3年后朱熹离开潋城,但书院学生仍是不断,潋城成了当时的长溪最热闹的文化场所。庆元六年春,朱熹病逝。杨楫闻讯后悲恸不已,为表达对恩师的缅怀,他在家乡石湖观中供朱熹像,每年逢忌日便前往祭祀。


责任编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