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正文
南靖土楼山歌:期待永不绝唱
http://wmf.fjsen.com 2009-05-06 15:52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和昌楼天井内,黄庭芳自拉自唱

  “送郎送到浅水嵙,陪郎喝水陪郎坐。掀起衫尾擦郎汗,铺开裙尾让郎坐……”微闭双眼,黄庭芳老人在南靖田螺坑土楼群和昌楼的天井里拉起二胡,沉醉在悠扬的歌声中。《送郎哥》中的这几句词,老人尤爱,“不到30个字,表达女孩爱郎之深却是淋漓尽致。”

  可是,和众多传统艺术一样,承载了土楼文化精髓的山歌,也渐渐显露出保护与传承的危机。

  作为南靖土楼山歌的主要代表,田螺坑客家山歌在2005年被省政府批准列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相关的保护工作,一直以来并无多大实质性进展,而期待四处散落的南靖土楼山歌得以传承、永不绝唱,更是步履维艰、任重道远。

  承载客家土楼文化

  伴随着土楼的建造,南靖土楼山歌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已经成为土楼文化的重要载体。

  土楼山歌来源于土楼人家生活、劳动的积累,是土楼人家对于生活习俗、劳动场景,乃至生命情怀的艺术表达。

  南靖土楼大多建于崇山峻岭之中,男男女女都担负着田间劳作,平日里没有什么娱乐方式,情感无法宣泄。而长期的生活、劳动,又让人有所思、有所悟,特别是正值青春萌动的少男少女们,难免彼此爱慕,如果用直白的话语互诉情感,令人羞涩,于是山歌应运而生,逐渐成了那时最合适、也最能为人接受的情感表达方式。

  南靖土楼山歌以抒情的情歌居多,约占80%,此外还有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仪式歌、谜语歌和猜调、小调等。土楼山歌的歌词结构严谨、押韵严格,又注重形象化、口语化,使得山歌通俗易懂,运用的修辞手法也十分多样,常用赋、比、兴,重章叠句,尤以双关见长,所以山歌生动、活泼。

  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的南靖土楼山歌究竟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楚。仅田螺坑客家山歌就有120多首,颇具代表性的有《十有情》《卖花线》《十月怀胎》《十二月飘》等,这些山歌的曲调中几乎都有颤音、滑音、倚音等装饰音,旋律或抒情奔放,或细腻缠绵。

  山歌传唱日渐式微

  家庭式或社交式的传承方式,在南靖土楼山歌的发展中延续至今。“传承范围太窄,而且随着时代变迁,这种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困扰了山歌的保护与传承。”南靖县文化馆馆长谢锦仁说。

  南靖土楼山歌第一次“失声”,是在“文革”时期。由于情歌居多,那个特殊年代,山歌被禁。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当地大人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刻意限制了孩子们对土楼山歌的兴趣。

  山歌“解禁”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南靖山区腹地的土楼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而对于那些留守土楼的年轻人来说,土楼山歌的吸引力也微乎其微。“经济社会进步,文化形式、娱乐活动多种多样,光是流行歌曲就够年轻人去听去学了,山歌式微不可避免。”谢锦仁说,这造成了熟悉掌握山歌演唱技巧的老人即使想传授,也苦于无人愿学、无人可教。


责任编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