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艺人心中的隐忧
昨天,在老卢隔壁的绘画工作室里,一个1米多高的花瓶旁,已从业30多年的老盛也是一个人在忙碌着,屋里还摆放着30多件大大小小的花瓶,等待着老盛在上面绘画(如图)。“在漆器上绘画,完全是纯手工活,一对1米高的花瓶,大约要一个星期才能完成,去掉成本,一天只有几十元的净收入。工作量大,收入又低,没有人愿意来学,更别说来工作了。”看着众多欲要加工的花瓶,老盛有点无奈。
“现在从事这一行业的多是以前漆器厂的老职工,年龄多在60岁左右,年轻的很少。”市脱胎漆器行业协会秘书长郑朝铨坦言,脱胎漆器获得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一产权称号,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行业后继无人及创新不到位等现状也让老艺人们对工艺的未来倍感不安。
郑朝铨说,建国后,脱胎漆器曾经经历过辉煌,当时,福州地区普通百姓的家中都使用脱胎漆器碗筷等制品,此外,漆器产品还远销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外销量达到60%~70%,出口创汇曾一度闯过800万元的峰值。不过,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放开,脱胎漆器逐渐滑落,至2003年,福州市仅有的两个脱胎漆器厂及工艺美术研究所相继关门,脱胎漆器元气大伤,目前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外销量甚至不到10%。
拯救脱胎漆器行业
脱胎漆器厂倒闭后,除了少部分职工重操旧业,开始手工作坊式生产外,很多都转行至室内装潢及其他行业。加上漆器的短期效益不显著,替代品增多等诸多因素影响,脱胎漆器陷入了不景气境况,以至被众人看成是“夕阳产业”。
对此,包括郑朝铨在内的老艺人们则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传统的脱胎漆器工艺有它独特的地方。2006年我市出台的《福州市保护发展传统工艺美术的实施意见》给漆器行业带来了福音,其中明确规定开始设立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专项资金,每年预算安排100万元进行扶持。与此同时,传统脱胎漆器保护基地及脱胎漆器行业协会陆续成立,开始了拯救计划。
“目前,我们采取基地和协会联合的方式,为企业和客户搭起桥梁,争取让这个产业复兴起来。”郑朝铨说,自基地和协会成立2年来,他们一直鼓励并组织工艺美术大师和作坊“走出去”,参加全国各地及海外的展会。同时,由行业协会牵头对有兴趣的青年进行培训,吸引新人融入。根据行业协会的构想,他们将会重新规划传统脱胎漆器保护基地,争取让脱胎漆器的每一个工艺流程都完整地展示出来,让更多人来了解这一传统工艺。
“春节期间,搭在三坊七巷里的一些临时店,仅10天的营业额就达到了2万元左右,这是一个好的征兆。”包括郑朝铨在内的一些老艺人均认为,作为一项传统的手工工艺,福州脱胎漆器不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崛起壮大,但“阵痛”过后,它一定会重放异彩。 (记者 王玉萍/文 廖云岚/摄)
责编:林芳斌
责任编辑: |
- 2009-02-06福州脱胎漆器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