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八闽丰碑】闽中红色坐标上的英雄——邱子国烈士
http://wmf.fjsen.com  2024-03-20 15:06:39 来源:福建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责任编辑:兰楚文

邱子国别名邱春霖,1903年8月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侯山村。

1934年10月,邱子国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2月,他就任中共广(业)常(太)兴(太)边区工委委员兼组织部长,与工委其他领导人一起,在该地区发展党员50多人,建立17个村党支部;并在各村成立农会和少年儿童团,组织常兴民族武装自卫团,同时大力开展统战工作,使国民党常太基层组织多数转化为“白皮红心”的两面政权,为把广常兴边区建成闽中三年游击战争的根据地之一奠定了基础。

1936年8月,在国民党地方武装重兵“清剿”之下,方子明、邱子国等地下党负责人奉闽中特委之命,游击队撤出常太,转往莆(田)永(泰)边区开辟新的游击据点。同年底,他主持成立中共风洛支部,由饶云山任支部书记。1937年7月,邱子国升任中共莆田县委委员。同年秋,闽中国共两党和谈达成协议,闽中红军游击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师独立大队,邱子国于11月中旬随部队开赴泉州驻防。

1938年初,为加强地方抗日救亡力量,闽中工委决定抽调几个尚未暴露身份的武装骨干回莆田。邱子国被选中,愉快地服从组织决定。

邱子国等回到莆田后,在广业一带大力发展抗日农会,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并开班培训农村党员干部,工作很有成绩。1938年8月,根据省委指示,撤销闽中工委,恢复莆田中心县委,邱子国被提拔为中心县委委员,兼莆田广业区委书记,继续在农村领导抗日救亡运动。

1940年4月,中共闽南特委决定成立莆(田)仙(游)永(泰)边区工委,邱子国被任命为工委委员。在短短数年内,工委建立起3个区委、14个党支部,工作发展到34个村庄。1941年5月,中共闽南特委军事特派员黄国璋在永泰凤洛举办抗日短训班,张伯庭、邱子国等受训后,即到忠门王厝建立抗日游击据点。

1942年4月,长乐“江田事变”发生后,闽南特委由长乐到莆永边界隐蔽;6月,遭顽军“清剿”,又转移到常太老区。其间,特委委员蔡文焕偕邱子国在莆田山区及仙游上岭等地开展活动,为特委机关安全转移做了许多工作。

1943年底,省委在永泰青溪举办第六期武夷干校训练班,邱子国参加学习结束后,受命向泉州方向发展工作。他带着刘国良、朱和炎等人,打通了南安、晋江至莆田、永泰的第二条陆地交通线。

1944年10月,福建省委根据中共华中局关于建立闽中海上抗日根据地的指示精神,抽调邱子国等人到海上抗日根据地加强领导。1945年6月上旬,伪军与国民党保安团相互勾结,制造了莆田忠门“东吴事变”,邱子国与张伯庭、康国强等领导人不幸被捕。同月下旬,邱子国英勇就义于莆田城外,年仅4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