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八闽丰碑】抗日战场上的华侨“花木兰”——李林烈士
http://wmf.fjsen.com  2024-03-20 15:06:39 来源:福建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责任编辑:兰楚文

李林原名李秀若,女,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一位传奇式的民族女英雄,爱国华侨的楷模,“中华民族英雄的最光荣典型”。

李林于1915年出生。满月后被放在漳州塔口庵,为华侨李瑞奇妻陈茶收养。3岁时随养母到印尼爪哇侨居。1930年秋,李林随养母回龙海石码,就读于石码大埕一所私塾。次年考上厦门集美学校。在集美幼师读书一年后转集美女中学习。毕业后先后求学于浙江杭州中学、上海爱国女中和北平民国大学。在校期间,李林不仅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还十分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她先后参加了集美学校的抗日义勇队和文化宣传队、上海的抗日救国青年团、暑假抗日宣传团和北京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

1936年冬,李林在北平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时正值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华行动。李林毅然放弃了舒适的大学生活,响应中共北平市委的号召,在1937年春到太原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主办的军政干部训练委员会接受军训。期间李林与男学员一样刻苦训练,还担任女生连党支部书记,积极在学员中吸收党员,发展党组织。受训结束后,李林被调到山西牺盟总会和牺盟太原市委工作。

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狂妄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李林热血沸腾,主动到抗日最前线工作,任中共山西大同工委宣传委员。她不顾炮火的威胁和汉奸匿名信的恫吓,日夜不停地在全城奔走,组织学生上街宣传,刷写抗日标语,散发抗日传单,到工人中发展牺盟会员。9月中旬大同沦陷,李林坚持留在敌后,与中共山西工委派来的同志一起到城镇、工矿和农村开展抗日宣传。李林不分白天黑夜,每天走家串户,帮群众挑水做饭,爬进窑洞帮矿工背煤炭,与群众促膝谈心,发动他们拿起枪杆打击日本侵略者。

1937年11月初,李林和同志们初步开辟了晋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并创建了牺盟雁北游击司令部属下的第一支抗日武装——雁北抗日游击队第七支队(原名平鲁游击队)。不久又组织了第八支队(偏关支队),李林任第八支队政治部主任。

第八支队成立之初,李林亲自给支队找营房,筹备支队的后勤供给,带领队员们进行艰苦的军事训练,给队员们上政治课,做细致的思想工作,使第八支队成为雁北地区政治、军事素质较强的模范支队。1938年3月,八支队受命北上开辟绥南新区,李林带领30多名战士担任后卫。行经山西朔州市右玉县田成村时,李林发现村口土碉堡里有一个伪军中队,战马100多匹,果断地带领战士们发起进攻,杀伤了不少伪军,缴获了大量的马匹。1938年6月,八支队和五支队改编为八路军一二O师独立六支队骑兵营,李林任营教导员。7月中旬,骑兵营受命护送绥南工作团北上。李林率骑兵营乘夜突破封锁线,护送工作团到70公里外的绥南二十边村后,连夜从二十边村东进,在确保工作团安全到达目的地后,返回路上又连续作战,先赶到大同口泉附近敌人的长流水据点。激战半小时,消灭了据点里的敌人。后袭击了平绥路上红沙坝车站,把日军一个小队打得落花流水。李林和她率领的部队从1938年3月以来转战雁北各地,接连取得许多重大胜利。骑兵营指战员和根据地的群众称赞李林为“呱呱叫的教导员”。

9月,李林被调任晋绥边牺盟工作委员会(“边委会”)任宣传委员。新成立的边委会主要任务是开辟绥南抗日根据地。绥南新区包括十几个县上千个村子,而边委会只有七八个人。为解决干部严重缺乏问题,边委会决定由李林负责举办干部培训班。李林克服缺乏校舍、教材等各种困难,晚上精心备课至深夜,白天亲自给学员上政治和军事训练课。从1938年9月至1940年初,李林负责举办了6期干训班,培养了2000多名抗日工作骨干,对建立绥南抗日根据地作了巨大的贡献。

1940年1月,李林当选为晋绥边区第十一专署秘书主任和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委员。新生的抗日民主政权领导边区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破坏公路、电线和反“扫荡”斗争。但敌人不甘心失败,加紧对边区的进攻。1940年4月25日下午,在对晋绥边区根据地的第八次“围剿”被粉碎后,敌人又调兵遣将,集中了4000多人的兵力,分头向晋绥边特委、第十一公署驻地平鲁县乱道沟进攻,将闻讯转移中的晋绥边特委、第十一公署及各群众团体、干训班共数百人分隔包围。晋绥边特委紧急开会,决定由专署政卫连骑兵排向相反方向冲击,掩护大队人员按原方向突围。在此危急关头,李林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主动带领着骑兵排战士,旋风般勇猛地向包围的敌人发起攻击,将各路敌军吸引过来,特委等大队人员从而顺利突围。恼羞成怒的敌人团团围住已经大多阵亡的骑兵排战士和身负重伤的李林。李林冷静地坚持战斗到生命的最后时刻,用仅剩的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实现了她“为振兴中华尽力”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