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陈毅翔:五代人信守承诺89年守护红军无名烈士墓
http://wmf.fjsen.com  2023-11-01 10:37:33 来源:省委文明办 责任编辑:兰楚文

陈毅翔,男,1962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三明市永安市西洋镇林田村人,2022年7月从西洋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岗位退休。在永安市西洋镇林田村的杨梅坂山场,静卧着一座无名烈士墓,那里,埋葬着5名红军战士。从1934年,陈毅翔的爷爷开始,一家5代人89年如一日地默默守护着这座红军无名烈士墓。

陈毅翔作为第三代守墓人,一直信守着爷爷和父亲对红军烈士的承诺,带着儿子和孙子接力守好红军墓。他还热心挖掘、保护和传承西洋镇本土红色文化,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红军的崇高敬意,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陈毅翔个人入选2022年第一季度福建诚实守信好人、2022年度第二季度诚实守信中国好人。

收尸守墓报答红军恩

“没有墓碑,只是一个墓的轮廓,打从六七岁记事起,爷爷就经常带着我来这里扫墓。当时年少的我,看到爷爷在那跪拜,我就好奇地问,爷爷,这是谁的墓?您在跪谁?爷爷让我不要吵闹,并拉着我一同跪拜,稍事过后便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说,这是红军墓,躺在里面的5位红军啊,是你阿公的救命恩人!当年,如果没有他们救我,可能就没有现在的阿公我了,我们要把这5位红军,当作我们家的祖先来对待!”陈毅翔回忆起儿时爷爷陈兴山带他祭扫红军墓的情景,记忆犹新。

陈氏一脉的红色情缘,那得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说起。1934年春,西洋镇林田村的杨梅坂游击区,又一次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当时,陈毅翔的爷爷陈兴山,正在自家的山里砍柴,准备烧炭,却不曾想被几十个国民党给抓了壮丁。

林田村的杨梅坂地处宁洋古道的要塞,是通往宁洋县的必经之路;国民党押着16个壮丁解往宁洋县衙,在杨梅坂山场被我红军拦住,为了解救被抓的16个壮丁,英勇的红军战士与数倍于我的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战斗中红军战士冒着弹雨,用刺刀挑断绑在16个壮丁身上的棕绳,并且掩护他们往宁洋官道上逃生......16个青壮年得救了,可是5名红军战士,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

国民党恼羞成怒,下令封山7天,不让村民靠近杨梅板山场。直到第七天深夜,陈兴山和妻子冒着生命危险,秘密地带着一捆白布,来到红军壮烈牺牲的杨梅板山场。由于时间隔得太久,加上山中野兽、豺狼众多,5具红军遗骸被豺狼叼咬得支离破碎,根本找不到一具完整的躯干。黑夜的空气中,弥漫着的全是红军遗骸高度腐烂的喧天气味。陈兴山和妻子强忍着难闻的气味,将红军的遗骸一块、一块捡起,用草纸擦净,包上白布,再整齐的炭窑里排放好,为了不让敌人发现和起疑,陈兴山把整个炭窑挖平,还特地在新垒的炭窑墓表面新土种上南瓜苗和映山红作为掩护,这才瞒过了国民党的眼线。

“从那时开始,爷爷几乎天天上山,默默守护着红军墓。”陈毅翔说,新中国成立后,每逢清明、冬至,爷爷都会带上家人前来祭祀红军墓。就这样,陈兴山怀着对红军战士的崇高敬意,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坚守着红军无名烈士墓。

继承遗志守好红军墓

陈兴山有五儿两女,其中五个儿子中,除了老四陈先前留守外,其余四个儿子都送去部队参军。

陈毅翔的父亲陈先前,一直秉承父亲的遗志守着这座红军墓。上世纪90年代,一个商人看了上红军墓这片山场,想要在陈先前的自留山上开发成果园,愿意补偿给陈先前60万元,并用一块更优质的山地来交换。

然而,陈先前没有换,他坚决不同意,因为这座山是他父亲交代给他的,不能在他手中丢失!而且这座山,同样也倾注了他大半生的情怀,在他的心里,红军墓是他的执着与坚守。60万元在当时,这是很大的一笔资金,村里很多人笑他傻,舍不得红军墓,说是迁坟一样也可以守护。

陈先前却不这么想,他觉得只有完好保留红军无名烈士的原貌,这才更加的有意义!他这大半辈子,始终牢记他父亲的嘱托,一心一意把红军当作自家亲人来对待。在他平凡的人生里,他更觉得陈氏一脉,传承,才是对英烈最好的纪念!

时至今日,红军无名烈士墓的那座山,绿树成荫,翠竹成林。今年89岁的陈先前,会时不时跟儿孙唠叨:“从我父亲算起,到你们这里已经是第三、第四代了,你们一定要记住,杨梅坂红军无名烈士,就是我们的亲人,现在我已经89岁了,如果哪一天我走了,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要把红军墓一直守下去,世世代代接力、守护好它!”

“父亲如今虽然腿脚不便,但仍会推着手推车,几乎天天上山,一边管理山林,一边守护墓地。”父亲陈先前牢记爷爷遗志、坚守烈士忠魂的这一举动,被陈毅翔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继承在了自己的行动上,至今一直带着儿子和孙子默默守好红军墓。

岁月流转,陈毅翔一家几代人守护红军墓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2006年4月,当地村委会在其守护的红军墓旁立碑,名为“红军烈士之墓”。

2021年,一首由福建三明永安市西洋中心小学师生创作的歌曲《杨梅岭上唱红歌》在当地传唱。“革命烈士多英勇,深深敬仰放心中,世代祭扫忠义颂,这份坚实多光荣……”歌曲中所唱的就是陈毅翔一家守护无名红军烈士墓的故事。

2022年5月,西洋当地政府为便于管理,把红军烈士墓迁到西洋镇洪公山革命烈士纪念园,并保留了红军烈士墓的原貌。陈毅翔一家人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虽然迁了墓址,但陈毅翔一家仍旧信守承诺,继续默默当好红军墓的“守墓人”。

信守诺言传承“红色魂”

陈毅翔是第一代守墓人陈兴山的长孙,从小就有一份浓浓的红色情怀。对于红军墓,陈毅翔的祖辈是出于对红军的感恩,他的父辈是出于对自己的承诺,陈毅翔的人生是诚于信守,而陈毅翔的子孙,是给予传承和保护......

守护红军墓的这一“家规”传统,让陈毅翔从小滋生了浓浓的红色情怀。

陈毅翔1982年刚参加工作时,在西洋镇下村包队过程中,结识了革命先烈林大蕃的交通员,从交通员的亲口讲述中,得知了发生在西洋本地的众多革命故事。

“为了帮林大蕃引开敌人,从高处跳入河中,摔断了腿,在河边草丛藏了两天两夜”;“为了躲避敌人搜查,把药包、食物包好放入粪桶中,埋在菜地稻草中,方便受伤的林大蕃来取”;“看着林大潘的头被砍下......”交通员讲述的亲身经历,更是激发了陈毅翔的红色情怀,他许下了自己对红军烈士的另一个承诺:一如既往守好红军墓的同时,还要守好红军精神,不能让红色基因失传。这也为他树立了今后工作的一个人生坐标和航向,他决心在工作、生活中不断进行挖掘、收集、整理和保护本地的红色文化,并将它们发扬光大。

自1982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陈毅翔一直在西洋镇文化站工作。从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41年的陈毅翔,带着对红军烈士的这份承诺,走遍了西洋镇339平方公里的18个行政村,117个大大小小的自然村。这个村有哪些红色故事,那个村有哪些红色遗迹,陈毅翔都如数家珍,并一一做了详细的记录、整理,通过图文、实物等方式,在西洋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进行展示、传扬。

退休后的陈毅翔,工作热情依旧高涨,致力于西洋镇的红色革命故事的传扬,以及林田村的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军指挥部、会清堡红军驻扎地、蚌口村的红军标语墙、7.5公里宁洋古道红军路、内炉村红军游击队活动地等红色遗址的修缮与保护,这些都是他目前在忙碌的事儿。

陈毅翔是第三代守墓人,他儿子陈凯升是第四代守墓人,如今他孙子已经五岁了,等孙子懂事了,他就会把家里的传统和红色故事传给孙子,让红色基因世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