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汝,“英雄小八路”成员之一, 今年77岁的志愿讲解员何佳汝,数十年来致力于传承红色基因。77岁的她,数十年来把自己的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了英雄小八路纪念馆。作为纪念馆的志愿讲解员,她每年参与接待任务200多场,服务5000多人。她将初心与历史记忆化作一笔精神财富,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用一生传承队歌精神。
毫不退缩,一群“英雄小八路” 哪里危险冲到哪里
1958年“8·23”炮击金门战役中,包括何佳汝在内的13名厦门禾山第四中心小学(何厝小学前身)的学生冒着炮火走上前线,为民兵看守电话线、擦炮弹,炮击之余又忙着站岗放哨、抢修军备路、扛运炮弹、洗晒军衣、烧送开水等。同年,他们被授予“英雄小八路”的称号。
在前线危险重重,有一次,炸弹落进了他们躲着的洞穴里,幸好没有爆炸。一群人死里逃生,虽然害怕,但他们从不退缩。甚至炮弹打到哪里,何佳汝和小伙伴就冲到哪里。战士们着急地呼喊:“太危险了,傻孩子!”何佳汝解释道:“我们不是傻,我们是担心电话线被炮弹打坏了,才急着去查看。”
后来何佳汝上了中学,周末回家,只要有需要,她就到学校的展览馆当讲解员。1969年,她回到母校何厝小学任教。作为一名教师,她全身心投入教学,心系学子。当时,学校有多个教学点,她挑了一个最远的。她说:“我是党员,我挑最远的、任务最重的。”那个教学点旁有条很深的排洪沟,每次下大雨,何佳汝就要站在沟旁,把40多名学生一个个牵过去、背过去。
用心用情,退休后把志愿讲解当事业 一年有360天都在纪念馆
走上讲台,何佳汝教书育人;走下讲台,她则用队歌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少先队员。
在英雄小八路纪念馆建成前,何厝小学就设有展览室,只要有人来参观,何佳汝都会前去讲解。特别是暑假,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国外友人等都慕名而来。有时候她正在吃饭,电话铃响,一听是来参观的,她立刻放下碗筷赶到学校。有外地的骑行者晚上9点才到,她也赶去开门、讲解,听说他们还未吃饭,她立刻为他们买来面包和水。
1999年退休之后,何佳汝更是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奉献给了志愿解说。特别是2001年英雄小八路纪念馆建成后,她几乎每天都去“上班”。纪念馆的管理员、解说员林雅丽老师说:“一年365天,何老师有360天都在纪念馆,声情并茂地为参观者讲述她亲身经历的故事,在青少年的心中种下一颗颗向阳向善的种子。她是红色历史传播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多的时候,何佳汝一天要接待五六批参访者,但她说:“我不累,能做这件事我很开心,怎么会累呢?”
义不容辞,培养一批又一批讲解员 坚持要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每年,何佳汝都要向小学一年级新生讲述英雄小八路的故事。她说:“要让孩子们了解队歌背后的故事,让他们从小懂得爱祖国、爱家乡,唱响队歌,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从2001年开始,她积极参与何厝小学小小讲解员的培养工作。“这里讲的是战士百姓受伤的情形,我们应该用低沉的语气;这里讲述的是学习小八路的精神,我们要充满激情……”大到最初的材料整理,小到讲解时语气的把握,作为导师的何佳汝把纪念馆作为阵地,毫无保留地付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讲解员。
即便身体不好没办法到纪念馆的时候,何佳汝也要打电话去了解纪念馆的情况。林雅丽说:“我们会接好她的班,传承好队歌精神。”(厦门市委文明办 陈秀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