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汀溪文化站站长刘良镇荣获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
http://wmf.fjsen.com 2018-05-15 10:31:05 吴耀东 来源:厦门网

  刘良镇在图书馆整理图书。(汀溪镇供图)

厦门日报讯(记者吴耀东)对于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刘良镇有些意外。他说,自己做的都是很小的事情。但熟悉他的人都说,这是实至名归。

59岁的刘良镇,在汀溪镇文化站岗位上,一干就是40年,用低调而踏实的作风完成了一件又一件他口中“很小的事情” ,却为汀溪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作出突出贡献。

因为扎根基层的出色工作业绩,他还先后获得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先进个人”、市基层最美人物“最美文化员”、市第六届道德模范等荣誉。

抢救民间文学

年近六旬仍熬夜创作

刘良镇最近正在做的“小事”,是再编一本《汀溪民间故事》续集。2015年,《汀溪民间故事》和《汀溪寻古》两本书籍面世,它们是刘良镇近40年来立足田野、精心采集的第一手资料,再现了汀溪的历史人文遗迹,并实现了汀溪镇民间文学零的突破。

刘良镇说,2014年,他到前格村收集茶马古道的故事时,有村民说,你来得太晚了,原来知道这个故事的老人已经过世了。这句话,让刘良镇产生了抢救汀溪民间文学的紧迫感。

于是,他开始大量收集民间故事,并进行创作。对于年近六旬的刘良镇来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经常躺在床上,突然有一个思路,就得马上爬起来写,不然第二天就忘了。”那一段时间,平常总是晚上十点准时睡觉的刘良镇,经常熬夜到凌晨一两点,失眠是常有的事。

开始准备编写续集时,刘良镇也有些信心不足。一是因为年龄大了,熬夜受不了;二是因为原来熟知的故事都已经出版,续集的素材更难以获取。

尽管如此,刘良镇还是想试试看,在退休前把这本书编出来。为此,从上个月开始,他几乎天天下乡,到村里到处找老人唠嗑,收集故事。目前,他已经走了6个村,收集到20余篇素材。

收集文史资料

实地考察每个文物点

跋山涉水、走遍田野乡间,这是刘良镇过去40年的工作常态。有一次,有农民报称,接近安溪地界的山上有个宋代古山寨。刘良镇立即带队出发,花了近3个小时、走了20多公里的山路才找到山寨。

这样的故事不少。2011年,刘良镇参与了厦门文史丛书《厦门城寨沧桑》的搜集整理工作,书中对汀溪众多古寨遗址均做了详细介绍。刘良镇告诉记者,全市目前发现的城寨有111个,其中汀溪就有23个。有人说,这个数字,既得益于汀溪镇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更得益于刘良镇的充分挖掘。

作为山村最基层的文化站长,刘良镇用双脚丈量着汀溪的每一寸土地。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汀溪镇有近80个文物点,每一个点他都实地考察过,搜集了大量文史资料。《汀溪寻古》一书,正是刘良镇从十几本厚厚的笔记本中整理而来的。

传承汀溪文化

让非遗技艺走进校园

如何让汀溪文化得到更好保存、传承和发展,刘良镇过去40年一直为之努力。

汀溪镇拥有宋江阵和珠光青瓷两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建立了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名录,这都离不开刘良镇的努力。以在汀溪有数百年传承历史的宋江阵为例,刘良镇曾三次组织团队赴金门传授、交流宋江阵技艺,2007年,宋江阵被列入省级非遗项目。

此后,刘良镇先后推动汀溪中心小学设立宋江阵传承培训基地,珠光青瓷陶艺进入褒美小学的课堂等,让汀溪镇的非遗技艺得到传承。2016年,刘良镇又根据《汀溪寻古》和《汀溪民间故事》,编写了《走进汀溪》一书,作为小学的校本课程教材,这是同安区第一本以镇街本土物质、非物质文化资源为素材的校本教材。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