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沿线文物点
“文笔塔公园建成后,将集中展示古同安的历史文化,激发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同安文史专家颜立水介绍,文笔塔曾被称为同安文运的象征,以文笔塔为核心的公园及周遭,可以说是厦门地区文物古迹遗存密度最高且无断代的历史文化区。
颜立水说,该区域有近20处文物点,包括隋末莆田黄氏女修行始建的天兴寺、唐代薛令之创建的东岳庙、宋代修建的叶氏郡马府、元代的叶郡马墓、明代“凤山钟秀”坊、明代铭恩亭功德碑、明代蔡献臣墓等。
其中,“凤山钟秀”坊是厦门地区现存最早的完整牌坊,且是少见的为科举而建的牌坊。铭恩亭功德碑则是目前为止,最详细记载厦门军民抗击倭寇侵扰、克敌制胜、保境安民的事迹碑坊。从“绩光铜柱”坊至“铺前杨氏节孝”坊的漳(州)泉(州)古驿道还是连接厦门、漳州、泉州的要道,是三个地域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小贴士
文笔塔的由来
据传,同安从宋代苏颂任丞相以来,至明代的四五百年间,科举不昌。明万历年间,当时的同安县令洪世俊心中着急,决定捐献俸禄,在孔庙正向的凤山顶上营建石塔,象征“文笔”。文笔塔完工之日,洪世俊勉励县学士子们,做学问如登塔,没有捷径,只能循级攀登,高深的学问靠勤学苦练,高尚的道德情操像塔石一样靠砥砺磨炼而成。
文笔塔落成后,同安终有“文笔”,于是同安人文蔚起,科举蝉联,造塔当年乡试就有“登贤书者八人”。自此,凤山石塔成了同安文运的表彰,也衍化为同安的地标及双溪航运的航标。
清代康熙年间,因塔影映于东溪水面之景观而被列为“轮山八景”之一,即“东溪塔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