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失主罗女士回忆,当天下午夫妻二人从青水乡骑摩托车去永安城区买东西,到了城里发现背包丢失,包内有现金、贵重物品和重要证件,若不及时找回将遭受巨大损失。二人心急如焚地正准备去派出所报案,就接到陈德奎的失物认领电话。他宽慰罗女士说:“别担心,我们在单位等你,一定会帮你保管好东西!”。
7月12日下午,远在青水畲族乡的失主罗女士在其妹妹的陪同下,来到上坪供电所认领陈德奎和陈德良捡到的背包。罗女士带来了一面印着“品德高尚,拾金不昧”的锦旗,赞赏陈德奎和陈德良两位同志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质。为了表达自己的真心感谢,罗女士要用包包里的现金来答谢陈德奎和陈德良两位好心人,但遭到了陈德奎、陈德良两人婉言拒绝。因此,罗女士和她妹妹逢人就说“上坪供电所的电工陈德奎和陈德良真是好人……”。一传十,十传百,陈德奎拾金不昧的故事很快传到了上坪乡的几个村,上坪乡的老百姓说“好人总是给人间带来好故事”。
听到乡亲们的赞许,陈德奎说“我和我的同事所做的都是一些良心事,我们的公司要求我们‘诚信做人,规矩做事’,我相信,我们所做的,天下好人都能做到”。
陈德奎诚实守信的品质,“分散”体现在日常工作中的认真负责上,“集中”展现在拾金不昧的新鲜故事里,还表现在“突发事件”的行动上。4年年,他巡线深山救人的故事,上坪百姓至今记得。那是2013年7月,也是一个炎炎夏日,陈德奎和同事余兴燕、陈绍蛟等在上坪乡一处偏僻山谷的水田边救出了一位意外跌倒受重伤的老人,一时成为佳话。
2013年7月13日下午,由于台风“苏力”的肆掠,永安市上坪乡境内下起了暴雨,翌日凌晨6时许,陈德奎、余兴燕和陈绍蛟等三位电工奉命上山巡线。巡视完铜西线,三位供电职工于14日上午8时许,来到上坪乡龙共村的10kV东坪Ⅱ线龙共支线65号电杆。
“救命啊”,正在寻找线路故障点的三位电工忽然听到了一阵呼救声。
“有人呼救”,第一个听到呼救的余兴燕说。
“哦——哦——”,为了听清楚呼救声的方向,余兴燕随即大声喊了一声。
“救命啊——”,接着,三位电网职工听到了更大的喊声。从声音传来的方向,余兴燕初步判断,呼救声来自杆线以东百米之外的山谷,当地人称之为深尾。
65号电杆的下方是一段陡坡,因为陡峭而且荆棘丛生,连路都没有,但为了救人,余兴燕和陈德奎等迅速带着劈刀,连奔带跑,沿着东侧的陡坡下山,走到了百米之外的深尾。
所谓的“深尾”是两山之谷,平日里谷底和边坡上有几丘梯田,由于山洪爆发,当时谷底的那丘被用来改种柑桔的旱田已被大水淹没。谷底小溪的东侧是一溜用来种植水稻的梯田,顺着田埂,在距离横穿谷底的公路以东约50米的一丘水田里,余兴燕找到了躺在稻田里的杨诗钤老人。
老人说:“我已没用了,手不会动,腰也不能动了”。余兴燕安慰说:“不会那么严重的,老人家,等等找到您的家人,送你去医院看一下,就没事了”。接着余兴燕又通过电话联系了杨诗钤的兄弟和家人,几分钟后,余兴燕的同事、党员陈绍蛟和陈德奎相继赶到。
看到杨诗钤老人的伤情严重,一向心细,学过急救的陈德奎马上提出,要到附近的村庄找一找,看看能不能找来一块木板,“要避免在救护的过程中造成伤者二次伤害”,陈德奎说。
![]() |
![]() |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7-11-30宁德市召开省级文明城市迎评工作推进会
- 2017-11-30丰泽区文明办获“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微视频评选一等奖
- 2017-11-30涵江区召开省级文明城区迎评冲刺会
- 2017-11-30文明才是让不让座的评判标准
- 2017-11-30“八要八不要”为乡风文明提供思路
- 2017-11-30邻里和睦是文明城市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