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我们的节日七夕> 相关评论 > 正文
七夕别只有“浪漫经济”
http://wmf.fjsen.com 2017-08-28 17:38:27 杨玉龙 来源:四川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年年七夕,又至七夕。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的开放,以及物质和文化需求的多元化,这些传统节日被赋予了更多的经济色彩。七夕也难逃此“劫”。比如,市场上有最经典的玫瑰花,有鲜花和燕窝搭配的创意礼盒、高端的珠宝首饰,有的商家还推出惊喜求婚方案,等等。不仅让人目不暇接,迎合了许多情侣的需求。

自然,浪漫经济的火爆,对消费者和商家而言,是各取所需、实现双赢的美事儿。传统节日和时尚元素携手,更可以为传统节日的文化繁荣添一把火。但是,传统节日不能沦为现代商业经济的一个工具,作为一项文化遗产,我们更需要留住七夕的文化本真,并让其传承下去。

的确,七夕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有牛郎织女鹊桥会的美丽传说,更有乞巧节之蕴意,也正因此,七夕便被赋予了爱情美满和心灵手巧这两种含义。而且在2006年,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的美丽故事,我们理应一代一代讲下去,这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七夕的一些传统习俗更应传承。喜蛛应巧、穿针比巧、种生、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晒书晒衣、贺牛生日、吃巧果花瓜,等等。这些传统习俗不能只停留于传说,或者只在文中记载,或者存于美丽的回忆中,而理应因地制宜地弘扬与传承下去。

不必讳言,七夕节与其他传统节日一样,面临着科技与经济利益的冲击,也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在享受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必然给传统节日的传承带来影响。但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时代怎样变迁,科技怎样发达,守住了传统文化之脉,才会筑牢民族之魂。

因此,七夕等传统节日,能产生光鲜亮丽的经济效应虽好,但别忘了传统文化与节日之“守旧”。千年文明,生生不息,传统文化与传统节日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