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我评议身边好人> 好人推荐> 敬业奉献 > 正文
许光园:带领村民们致富的领头人
http://wmf.fjsen.com 2017-06-28 18:19:29 来源:三明市委文明办    我来说两句

许光园,女,汉族,1966年6月出生,2006年入党,2009年至今任永安市小陶镇五一村党支部书记。她以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号召,坚持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建新村、美家园、富村民,赢得村民的尊敬。先后被三明市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被省妇联评为先进妇代会主任,获“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创先争优先进个人”等荣誉,并当选为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

承包橘园 为妇女谋福利

许光园2000年10月当选为村妇代会主任,面对没经费、没阵地、没场所“三没”现状,她2002年抓住40亩村集体的柑橘园重新承包机会,为妇代会赢得经营权。她倡议成立了村妇女柑橘种植协会,每位妇女入股100元,181名妇女入股入会,筹集的资金用于生产、股东分红和妇代会的公益事业。

5年打拼,柑橘园共创收18.57万元,4.5万元上缴村财政,3.07万元用于股东分红,11万元用于建设妇女儿童活动阵地。2004年许光园发动村民投工投劳1000多个工日,节省了2万多元的开支,建成130平方米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有篮球场、露天舞台等。这是全省第一个自筹自建的村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全镇30多个行政村中第一个村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大家有了扭秧歌,打腰鼓、打篮球娱乐场所。家庭吵闹、邻里纠纷少了,村里呈现出一片和谐和睦的新景象。姐妹们口袋里有钱了,许光园就带着她们去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增长见识开眼界。

五一村因许光园和妇代会的业绩,在小陶镇乃至永安市声名鹊起。2009年,有魄力、有智力、有能力的许光园,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她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从对一群妇女的责任,上升到对一村乡亲、一片土地、一方发展的担当!

改造旧村 为村民建新居

2010年以前,五一村还是典型的“后进村”。村里原来杂乱无章,许多旧房子不仅是空心房,还占着水田。村里有100多家农户的老房建在山边、河边低洼地带。当年的大雨,使这些老房普遍受损成了危房。正当许光园愁眉不展时,小陶被列为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五一村入列镇试点村。她决心抓住政策机遇,把灾后重建与土地整治、拆旧建新、新村建设同步进行,提出旧村旧宅改造,建设新农村的设想。

但老房子多是祖房,要拆除这些老房子,把旧宅基地重新恢复为耕地,并非易事。首先是根深蒂固的祖坟问题。五一村规划新村的时候,有一个建造地点是在两座山的中间,需要把两座山推掉。在山中间有6座祖坟,两间祖房和14户村民需要搬迁安置。村民认为迁祖坟,是很忌讳的事,不太愿意。许光园就和村党委成员分头挨家挨户地去做工作,让他们明白,迁祖坟不是不尊重老祖宗,只是迁到高山上去,把地腾出来留给子孙后代建新房,是对祖宗的更尊重和景仰。在几个有名望的老人家带动下,取得村民的理解,祖坟迁走了。祖坟问题解决了,又有村民说,祖房不能拆;还有的村民喊,建新房没钱;更多的村民担心补偿、分配不均……许光园就用实际行动,打消村民的疑虑。她不仅说服老人搬出旧屋盖新房,而且还与村两委的干部们在晚上走家串户做工作,使原来观望不想建新房的村民,也要求建新房,就连经济上暂时没有能力的村民也希望得到补助建新房。

在村民的支持下,许光园跑镇里,到妇联,上市里,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依靠省里“退宅还田”的优惠政策,五一村争取到了拆旧建新的补助资金和村两委盖新办公大楼的钱。小陶镇也对旧村旧宅整治给予系列优惠,包括免费规划小区和楼房,免费平整地面,免费布水、电、路到户,拆迁补偿和建新房平均每户补助6万元;退宅还耕的农田,分配给原旧房子的主人等等。

许光园不折不扣落实上级政策的同时,用村民认可的“抓阄”方式,公平分配宅基地。第一批新房用于安置村里的现住村民;对从村里走出去又想回来建新房的人,一律安排在后一批。这些公平公正的做法,得到村民的普遍认可。

优惠的政策和许光园的公正,激发了村民的建新房热情,她统规自建的方法,也得到有关部门人力、材料、电源等各方面的支持。村里的党员干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天天都守护在工地上,随时协调建房问题,保证了工程进度。2011年底,61栋旧宅全部顺利拆除,新增耕地123亩;164户村民盖起了两户一幢、欧式风格、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的小洋楼,新房总建筑面积达49.6921万平方米。这期间,许光园对困难村民,进行了特殊的帮扶。新房建成集中居住,旧宅还耕为农田,土地整治化零为整,五一村形成了“一片连片田、两个新村点”的新布局。

整治环境 让乡村更美丽

村民的房子漂亮了,但流经村庄的小溪流却脏乱不堪。河里淤泥多,杂草丛生,生活垃圾堵塞了桥洞、河道,下雨发大水时,水会淹到岸边,河水天热时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许光园把整治河道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新任务。对河道进行清理淤泥、拓宽河床、修建防护堤等整治。河岸原有树木全部保留,树下安装休闲桌凳,河岸斜坡重新培土,再种上各种花草树木。河岸边村民别墅庭院前,都留出了绿化带,种上了花草。为形成保洁长效机制,从2010年开始,村里增加环卫设施,全村安放了150个垃圾桶,每户村民每月收取垃圾清运费5元,用于配备保洁员和卫生管理员,每3天清运一次垃圾,运到村外定点填埋或进行集中焚烧处理,杜绝了村民往河里扔垃圾。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原本脏乱的河道成为五一村一道靓丽的风景。

五一村后来居上,成为永安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标本,令许光园信心倍增。尽管她没念多少书,但因工作出色,有了到省城上京城学习的机会,眼界大开,见识大增,新观念逐渐成形:以城市人的眼光,捕捉五一村之美,座座青山,几多坡地,原生态成就五一村依山傍水农家乐的基础,建设未经现代文明污染的大自然之美,吸引更多的人从城里到此一游,看满园花开,听清脆鸟鸣,品山间清茶,尝农家风味,增村民收入。

生态经济 让村民富起来

村貌有了大变化,如何让村民富起来呢?许光园积极入户调查,走访政府相关部门,获得了支持,并确定了五一村的发展思路: 依托村里的甘乳岩风景区和八一村知名度,走生态旅游的发展路子。她鼓励村民搭建标准大棚,种植蔬菜、葡萄、提子等,发展大棚采摘经济。又发展乡村游项目,在村里开办集食宿、观光等为一体的“乐农人家”。游客呼吸空气清新观赏风景的同时,还可以采摘葡萄等,体验各种农家乐趣。

从山地经济走向农庄经济,从农业文明对接城市文明,村民们的日子过得红火了,但许光园没有停下忙碌的身影,她又想起了全村110多名老人的居家养老问题,她谋划的山村世界、老人乐园、休闲广场……只是简单的设施,却有着令人感动的份量。筹建占地15亩农民休闲广场和科技综合楼。这里原本是一片邻近河滩的农田,有23户村民的地。村两委向村民公开了项目建设和征地方案:每亩被征地按当地去年3.38万元标准补偿,在补偿款到位之前,每亩地每年付给租金1000元,无论补偿款何时到位,补偿标准和租金标准都不变。村民们知道这是善事、好事,全部支持,不到十天就签完协议了。

建新村,兴产业,惠百姓。短短几年时间,曾经土房危房占多数、零乱破败的五一村,面貌焕然一新:规划整齐的别墅群、四通八达的水泥路、碧水潺潺的小溪流……乡村的美丽光鲜,集结了许光园和全村人的努力,也将成为激励村人继续前进的最坚实的动力来源。

富而快乐的村民,不忘感谢和支持许光园,他们的方法很朴素,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村里有一座连接五一村两岸的“民生桥”,是通往红星、三星村耕作区的必经之地,以前由村民自发捐建,桥面狭窄,年久失修。2013年许光园组织村民捐款,重建了这座7.5米宽的新桥,方便村民安全出行。

捐款建桥是五一村民心的集中凝聚;互帮互助蔚然成风,则是民风纯朴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流露。展示村文明,标识人和谐。

责任编辑:康金山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7-06-28丰泽区以道德建设铸文明底色
  • 2017-06-28涵江区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暨省级文明城区推进会
  • 2017-06-28浦城:整治“牛皮癣” 共创文明城
  • 2017-06-28晋安区召开迎接文明城市(城区)总评软件材料培训会
  • 2017-06-28泉港区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业务培训会
  • 2017-06-28冲刺全国文明城市 福清召开再动员再部署大会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