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耕读体验”提升归属认同感
“太好了,这解决了我家的大难题,也让孩子多了一份快乐。”6月3日,住在兴旺社区的漳州人黄益生对兴旺书院的“四点钟学校”赞不绝口。
黄先生夫妇都在快递公司上班,下班时间不固定,最不放心女儿黄子欣放学后一个人在家。一年前,社区书院开设了 “四点钟学校”,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孩子有人看管,作业有人督导,时不时还能学国学。”黄益生很是满意。
来自龙岩的刘先生则对海沧青礁村芦塘书院“四点钟学校”赞赏有加。他10岁的儿子刘福康曾是老师眼中“最不爱写作业的孩子”,但在“四点钟学校”一个学期后,不仅养成了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人也活泼多了。每天下午放学后,刘福康跟同学们一起到“四点钟学校”看书、做作业,不懂的可以跟同学探讨或请教老师。作业完成后,除了唱歌、下棋、看电影,还可到书院前的菜地里亲身体验耕田、播种等有趣的农耕生活。
芦塘书院负责人李佩珍说,在现有书院里开设“四点钟学校”,不会增加额外的负担,让家长们放心,又能让孩子“学”得更有意义,一举多得。
目前,海沧全区已有8个社区书院开设了“四点钟学校”,未来还将根据情况逐步推广,让“四点钟学校”作为各个社区书院最基础的功能。由此,海沧耕读文化的传承将从原先富有仪式感的活动转而更加融入生活,更具生命力。
“作为海沧弘扬耕读文化、文明创建再提升的创新实践,‘四点钟学校’盘活了现有的书院资源,不仅切实解决了家长们的需求,还可以更接地气地教育孩子讲礼仪、知文明,养成文明好习惯。”在海沧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看来,海沧的外来人口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四点钟学校”有效解决了村里留守孩子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放学后无人照料的问题,“让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并借书院平台将耕读文化的种子植入孩子和群众的心里,培养他们对这块土地的认同感、归属感。
兴旺书院社工蓝小芬说,有一位家长搬走后又回来了,说是和孩子都对“四点钟学校”的老师念念不忘,“这就是耕读文化潜移默化出来的感恩心”。
依托现有的社区书院开设“四点钟学校”,只是海沧对耕读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进而推动文明创建再提升工作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海沧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结合垃圾分类、学雷锋行动、斑马行动等实际举措,在全社会掀起文明创建提升的热潮,并辐射到千家万户落实到市民的具体行动中。
用“身边的故事”引发心灵共鸣
“她都那么老了,还计较啥呢?无论以前待我如何不好,她毕竟还是养育了我。”每次站在社区书院的讲台上,东孚街道天竺社区70多岁的居民刘爱忠都要强调这句话。
作为海沧最大的安置社区,天竺社区为了构建居民们的共同精神家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优秀家风家训传承活动。刘爱忠不计前嫌殷勤照顾95岁高龄养母,并以好家风引导两个儿子和睦相处、共拼事业,经常被当作“身边的正面典型”受邀上台演讲,让居民们对“家和万事兴”的古训有了最切身的感受。
东孚街道打造“最美系列”评选活动,表彰本年度第一季度8名最美人物;全区评选“十佳孝道民星”和“优秀家训”……用“身边的故事”引发心灵共鸣,已成了海沧弘扬耕读文化的创新方式。海沧更是通过拍摄10部微电影,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海沧院前社青年合作艰苦创业致富、农民收藏家等感人故事传播开来,展现海沧人民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达到 “以文化人”的效果,让耕读文化的传播更“走心”,全面提升了居民人文素养,再次升级文明创建工作。
“小舞台、大气象”,通过微电影等创新的形式来弘扬本土耕读文化,讲述身边的人和故事,接地气,更能引起当地青年人的心灵共鸣。”在5月19日的观影座谈会上,海沧这一创新宣传的做法广受肯定。未来,海沧将进一步丰富微电影的拍摄题材,讲述海沧达人、社区工作者、校园榜样的故事,乃至结合海沧特色小镇的建设,探索打造微电影的拍摄基地。
东屿“90后”拆迁户家有8套房,却愿意上街当交警协管员;越来越多的海沧年轻人愿意报名服兵役;“最美媳妇”王秀华、“最美乡贤”李大扁等一个个鲜活的典范不断涌现了出来……如今,越来越多的海沧人展现出勤劳勇敢、敢闯敢拼、正气和谐的品质,汇聚起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正是海沧耕读文化涵养人民的体现。
责任编辑:卢超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