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传统节日的出现,都与古代农耕文明息息相关,在严格按照节气进行耕种的时代,人们总是喜欢通过天气的变化来进行农业事宜的调整。而端午节的出现,更是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更多版本的传说,但是无论哪个版本的传说都与两个字息息相关。那就是“家”和“国”。在我们的现代教育理念中,给孩子们赋予一个爱国爱家的意识至关重要,而何妨通过对于传统文化节日的继承和弘扬来完善这样的进程呢?因为在端午节,更应该重新思考和感悟的,就是“家”和“国”两个字的无限魅力。
家,这是一个社会的细胞,是国的组成单位,如果没有家,也就没有一个国,因为这是基础,更是基本的单位。而在端午节里,思考“家”的内涵,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端午节的起源进行完善,无论是屈原,还是伍子胥,这些有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人物里,他们都是有着深沉的对于家的眷恋。在他们的眼中,所谓的“家”不仅是一个小小的家庭,更是一个家园,是属于自己的一片心灵世界,要知道,当年屈原投江的时候,也就是看到家园被毁,而自己无能为力的一种惆怅和决绝吧!所以,新的历史时期,对于“家”的领悟,更应该从“家风”“家训”等字眼上出发,能够灌输这样的理念,也就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会贯通起来。
国,是依靠,是保障,是支撑。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都应该明白的是,国乃是家的依靠和保障,如果没有国,那么家也就不存在了。从端午节的例子中,我们都应该能够明白,屈原希望看到的乃是楚国的兴旺发达,但是他没有能够看到;伍子胥希望看到的乃是吴国的繁荣昌盛,他也没有看到。而当这样的仁人志士看到家园被毁的时候,一定会以身殉国,如此行为对于当年奋战在前线的抗日英烈来说就是最好的明证。一般来说,国的存在往往都是为家提供一个完善的保障。所以,在端午节这样的特殊日子里,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给国家做点贡献,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个传统节日,浸透文化内涵;端午佳节来了,除了各种庆祝,更应该反思在庆祝背后的文化价值。在“家”和“国”的双重思考下,能够赋予端午节更多的现代文化价值,从而能够实现让这样的传统文化节日源远流长的目标。这对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来说,也是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和价值的,因为传统的流传,应该不止有形式,更应该有内容。(李青)
责任编辑: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