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持学习 勤于钻研
从事特教工作二十年来,她始终坚持教育理论学习,及时把握知识更新的动向和当前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动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机制。业余时间她四处搜集专业书籍并加以苦读,外出培训观摩她也见缝插针与同行交流学习;在别人参观名胜古迹时,她去的则是书店,因而被同行们笑称为“残书迷”。
在教学中她主动思考、大胆尝试,摸索、总结出适合残障儿童学习的“实物操作—实践领会—总结学习”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取得丰硕的教学成果。近年来,在全市特教教学能力提升研训活动中,开设《主题式统整课程在培智教学中的应用》的专题讲座,受到同行好评。她撰写的论文《谈特殊教育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智障学生语文教学生活化》在国家刊物发表;《游戏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浅谈弱智儿童、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等多篇论文在尤溪县小学教育研究会年会论文评选中获得一等奖。2016年她主持的教育部中国智慧教育督导“十三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良好语感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荣获教研成果一等奖。
三、至情至爱 无私奉献
“教孩子首先要爱孩子”这是张海娟同志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她所身体力行的。如:有一年,班里来了一个患颠痫症的孩子叫郑大生—从此,她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她又添了份额外的工作—每当课间铃一响,她的身影就会出现在教室里,细心地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与保育员共同照顾好他的日常生活起居;又如刚入学不久的全托生严西文被保育员批评了一句,便赌气偷偷跑出校园。得知消息后她急坏了,立刻沿着几十里的山路寻找,从上午到傍晚终于在一个路边的草丛里发现了已睡着了的严西文,看着熟睡的孩子她的心都碎了,搂着孩子自己默默地流下了泪水……一个都不能落下,要让残疾孩子愉快地在特校这个大家庭中生活学习,这是她的心愿。
特教工作的繁重与劳累,几乎占用了她全部的身心,弱化了她作为一名儿媳、妻子、母亲的角色。在废寝忘食的付出中,她把这些本该奉献给家人的爱,更多的奉献给了学校里的残疾孩子们。面对家人的不理解与抱怨,她总是耐心的劝导说:“他们是一群特殊的孩子,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难与障碍,更需要我们的关爱、理解和帮助。”无论工作日还是节假日,无论白天黑夜,总是能在校园里见到她的身影,她已经把学校当作了自己内心深处无法割舍的家。为引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她用尽了心思,校内活动丰富多彩,校际交流别出心裁,“架起残疾儿童通往社会的彩桥”、“共享一片蓝天”、“大手牵小手”等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们走进了特殊教育学校,走进了这群特殊的孩子,他们不仅给孩子们带来经济上、物质上的帮助,还带来了情感的慰藉,心灵的启迪,孩子们也越来越活泼开朗,把校园当做自己的“欢乐园”!
回顾多年的特殊教育工作实践,她如是说:“能够让这些不幸的孩子,在关爱和指导下重拾生活的信心,回归并融入社会,这是我最大的期望。”—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正是一位在特殊教育一线默默付出的教育人最真实的写照!
![]() |
![]() |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7-04-28浦城:开展节前整治 确保“五一”文明出行
- 2017-04-28武平县领导带队全国文明城市迎检督查
- 2017-04-28永春县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 2017-04-28永安市启动“音乐种子”春蕾助学进村文明行动
- 2017-04-28海沧区组织开展全区志愿服务文明礼仪培训
- 2017-04-28海沧区组织开展全区志愿服务文明礼仪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