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文明风> 经验交流 > 正文
全民参与 提升素质 纵深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2017-02-15 16:37:46 来源:中共龙岩市委文明办

四、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常态长效

市委、市政府把创城工作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从领导体制、工作机制上,从人力、财力、物力上予以充分保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把创城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八大工程之一,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由市委书记任创城总指挥,市长任第一副总指挥,市委副书记任常务副总指挥,亲自部署、亲自检查落实。2016年,指挥部先后召开不少于15场的创城工作专题会、推进会、动员会、协调会,专题部署和研究解决创城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主要领导还多次对创城工作作出批示,并深入一线调研和督查城市管理、环境整治、交通秩序等工作,现场办公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成立了7个督导组,抽调了21名干部,由处级干部任组长,专门负责城区7个街道常态化创城工作督查,有效保障创城工作深入开展。二是细化分解任务。根据中央文明办2015年度初评通报结果,认真梳理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坚持对标补差,分解具体项目,制定下发了《薄弱项目攻坚实施计划》,对所有扣分点项目分解至相关责任单位并一一整改落实。同时,严格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制定下发了《2016年度工作责任分解表》,将网上申报材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工作细化分解给市直部门和新罗区,责任到单位、到人。各级各部门以打造“八大环境”、提升“五大工程”为重点,以“找差距、补短板、增素质、攻难点、创品牌”为抓手,明确责任人和创建任务,全力突破,合力攻坚。三是制定政策方案。先后制定出台了《龙岩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升“五大工程”工作方案》、《龙岩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绩效奖惩暂行办法》、中心城区农贸市场、公园广场、背街小巷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10多份创城相关文件,明确 “一把手”负总责,对成绩突出的单位按年终考评等级给予绩效奖励,对创城不力的单位给予黄牌、红牌警告,直到效能问责。同时,制定了各类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全面开展主次干道、农贸市场、城区社区、交通出行秩序等四项重点整治工作,强化市、区一体、全民发动、无缝对接,做到“战时有高潮、平时不回潮”,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和推进创城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四是强化督查问责。发挥创城绩效奖惩办法和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行业、社区、学校)年度考评“指挥棒”作用,根据阶段性工作安排,开展督查活动。(1)市创城办多次深入窗口服务行业、创建薄弱点、市场、街道、社区、学校、建设工地等重点部门和单位实地调研和督查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2)建立日常巡查督导机制,7个督查组每组督查一个街道,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所有创建点开展常态巡查和项目指导工作,做到每日有巡查、每周有进展、每月有成效,有力破解难题,受到各方点赞。(3)“国检”前夕,又成立了由市领导挂帅的7个督导组,深入街道、社区、创建点全方位开展督导工作。(4)认真做好领导批示件和市民投诉问题的落实处置,做到“件件有督办,件件有落实,件件有反馈”,推动问题有效解决,共办结领导批示件5件,处理各类投诉100多件,发出督办函及整改通知68份。对材料报送不及时的5个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创城不力的2个单位给予效能告诫。

2016年,在中央和省委文明办的领导和指导下,龙岩市创城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标准,我市的城市管理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市民文明素质以及群众性创建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升。面对2017年总评年的大考,我们将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高度负责的精神,以推动全民参与、提升市民素质为着力点,继续强力攻坚,夯实群众基础,兴起新一轮创城热潮,确保每一个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确保2017年总评年“志在必得、一举成功”,为“建设新龙岩、再上新台阶”作出积极的贡献。

首页 上一页 [1] [...] [3] [4] [5] 显示全文

其它热图

晋江市举办“我们的节日”——首届文宵文化节

鼓楼区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系列活动

梅列区表彰第九届道德模范

城厢区举办“村晚”喜闹元宵树文明新风

建阳区2017年“我们的节日·元宵”主题活动异彩纷呈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