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0 10:59:30 来源:文明风

闹“灯龙”
文明风2月10日讯(通讯员庄国辉 林银秀)正月十二,泉港区涂岭镇樟脚村一年一度的“板凳龙”游龙灯火热开场。
“板凳龙灯“行走在村落中
傍晚5点,天色渐暗,“板凳龙”游龙灯活动正式开始。今年的“板凳龙”全长约400米,由4段组成,家家户户将写着自家姓氏的花灯固定在木板上,每块木板约5米长,根据每家男丁的数量,或8盏一排,或10盏一排,由村里200多名青壮年男丁负责抬龙。队伍沿着村庄古老石巷和田野小路迤逦前行,犹如一条条游动的火龙。队伍所到之处,腰鼓喇叭唢呐齐鸣,绚丽的烟花不断绽放,男女老少倾巢围观欢呼,深山里的樟脚村立刻沸腾起来,成了欢乐的海洋。

“板凳龙灯“行走在田间小路
据了解,樟脚村游龙灯已经有500多年历史,传说是明朝时为了庆祝打败元兵而兴起的。最早的灯龙是用松木点油火作为“火龙”,后来逐渐演化成煤油灯、马灯,一直到现在用蜡烛和纸糊的板凳灯。每年元宵节期间,不管刮风下雨,游龙灯的习俗不变,家家户户都争着出人抬灯龙,祈求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家国平安。(泉州市泉港区委文明办供稿) |
其它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