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农村快速发展,“钱袋子鼓起来之后,我们更想找点乐子”正成为农村群众的期盼。如今,村民自办的“村晚”在全国越来越多的地方上演。“村晚”等文化新形式既闹新春又聚人心,既丰富村民生活又传承村风村训,在愉悦观众的同时也种下乡村文化复兴的希望。(《人民日报》)
春节来到,农村变得热闹了起来。除了传统的节庆元素,这些年来,还有一个新的活动在各个乡村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欢迎,它就是“村晚”。也许有人会问,一年一度的电视春晚,热热闹闹、众星云集,尚且有人不买账,村里土里土气的“村晚”怎么就能吸引众人的眼球呢?其实道理很简单,那些高大上的春晚,我们只能在电视里看,而少了参与感和现场感,而身边的“村晚”却能够让我们体会参与其中的快乐。
“村晚”闹新春,可以丰富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逢年过节,乡里乡亲经常聚在一起打牌、喝酒、聚餐,虽然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却显得有些单调。而“村晚”的筹备,可以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让大家推开麻将桌,放下手中的酒杯,加入到文化活动中去。一些文化团队的成员说,不管能不能上“村晚”,一个人有才艺有爱好,精神面貌就不一样了。
“村晚”闹新春,可以传承日渐式微的乡村文化。“村晚”的节目中,不乏舞龙舞狮、十音八乐、川剧变脸、东北二人转等等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节目,它们当中,有些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接地气又有内涵的演出,不仅乡亲们看了亲切、高兴,而且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村晚”闹新春,可以抚慰归家游子的绵长乡愁。在“村晚”的舞台上,歌曲是大家演唱的,节目是一起编排的,很多节目还说的是村子里的事,看到的是身边的街坊邻居,是小时候的好朋友,这就让游子重温了故乡昔日的美好。另外,“村晚”的筹备过程也是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相互交流的好机会,“村晚”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精神文化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满足城里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要重视广大农村的精神文化需求。而提倡“村晚”闹新春,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有关部门应当对“村晚”这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多给予支持和帮助,让村民的家门口充满陶冶人心、其乐融融的节日氛围,让新春佳节热热闹闹又不失文化气氛。(宋黎婧)
责任编辑: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