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冬至过后,便会开始期待春节的到来,时常会忆起儿时除夕浓浓的年味,贴窗花、写春联、拜年。爆竹声声,烟花竞放。大人们杀猪宰羊过大年,孩子们嬉戏玩闹穿新衣。一大家子其乐融融地围坐在饭桌旁,辞旧迎新。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转变,过年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多元化的过年方式使得农耕时代留存的传统方式悄然演变。快节奏的生活使得很多人不愿花时间下厨房,而是在饭店吃一顿现成的年夜饭;曾经的孩子们也长大了,他们不再耐心与家人一起守岁,而是去KTV与小伙伴们包夜唱歌;住进同一动迁小区的乡亲邻里靠得更近了,却不再串门闲话而是用复制粘贴来的短信互送祝福。又是从何时起,新年的美食成了平日里的家常便饭,春联也不再需要邻居大爷沾着浓墨挥毫而就,穿新衣、戴新帽等传统习俗不再是过年才有的享受,各种年货也成了流水线产品在超市中随处可见……越来越优越的生活却并没有让人与人的心贴的更近,反而让“过年”失去了它原有的味道。
年味儿为何会变淡?那是因为很多人对于“过年”一直存在着误解。曾经的“年”承载了人们太多美好的愿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过年所带给人们的是物质的短暂充裕,杀猪宰羊穿新衣等过年的传统习俗等愉悦着人们的身心,同时对来年有一个更好的希冀。然而,正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穿新衣,吃美食等想法随时都可以得到满足,而所谓的年货也早已经吃腻了,这些方面都使人们浅层次地认为过年并没有什么新意了,变得没有期待。
然而,我们中华民族是拥有上下五千年悠久文化的民族,我们的“年”虽是由传统习俗体现的,可更多的是其蕴涵的“亲情”、“团圆”等精神文化内核。过年是团聚的日子,想想春运,万千背井离乡为生活打拼的人争相购票,就为了能在短短几天的假期里靠一张薄薄的车票、坐十几个小时火车与亲人共享天伦。此刻我们就会感到年的情结依然如故。也许过年的传统形式会随着时间而淡化,但在人们心里其实并没有淡化,而真正缺少的是一份溢于言表的“情”。
让我们在这个春节的团聚里加入新的元素,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哪怕敲个门与乡亲邻里寒暄几句……简单的行动,传承的却是我们中华儿女孝老爱幼、阖家团聚、相亲相爱的传统文化内涵!让我们为亲情加加温,为生活调调色,我们所要找回的“年味”更是一种浓浓的“人情味”!(范文贤)
责任编辑: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