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将民生工程中文艺活动专项补助标准由每村2400元提高到4400元,确保一个行政村一年看到一场正规演出。该项目采取政府公开采购的形式,参与竞标的演艺团体需开出戏单,由群众“点菜”、打分,这种“群众唱主角”的采购模式受到基层群众欢迎。(1月9日 《安徽日报》)
村民在家门口免费看省市县正规文艺团体的正规演出,还能挑选。看上去,这是政府文化采购模式的转变,其实这是政府和文艺团体服务基层观念的转变。
“文化下乡”倡导二三十年了,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在不少地方也存在着“货不对板”的矛盾,文艺团体和文化部门自以为是的“高大上”,到了基层却不受群众待见,农村文化阵地时不时地受到一些庸俗不堪的草台班子的侵扰。安徽采用“群众唱主角”的方式,既能让群众看到正规演出,又让群众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接受,就很好地解决了“货不对板”的矛盾。
其实,安徽的“文化下乡”并非只是“送戏下乡”。除了各类正规演出,摄影家、书法家、画家、音乐家、作家等各路文艺家,都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扎根在群众中,为群众创作,为群众服务,这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群众唱主角”。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主流文化发展的历史深刻地向人们昭示着:只有深入基层,为民众服务,与民众同甘共苦,文化才有生命力。从古代的杜甫陆游到当代的柳青路遥,他们的作品不朽,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始终生活在民众之中,“身同于普通老百姓”。今天的广大文艺家深入基层,扎根群众,也是创作出好作品的必由之路。
当然,文化要让“群众唱主角”,既要让文艺家深入基层,让群众成为服务的“主角”,还要在群众中发现培养“主角”。正如肥东县文广新局局长梁建文所说“深入接触,才发现基层有那么多文艺能人和好苗子,发掘和培训这些文化能人,能够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群众,从而让文化的‘种子’在广袤田野上生根、发芽。”正因为有很多文化官员有梁建文这样的认识,安徽的培养文化种子的工程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一些基层文化骨干在深入基层的文艺家的提携下,水平才能迅速提高。
“群众唱主角”是群众的需要,也是文艺家的需要,更是占领基层文化阵地,传播文化正能量的需要,只要政府、民众和文艺家们携起手来,这台大戏就一定能唱好,这也是我们的文化自信。(江锡钰)
责任编辑: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