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会期间,志愿者只需下载“指挥通”APP,通过身份识别、验证登录后,立刻就可以将手机“摇身一变”成为一款指挥系统的智能终端。在8.1万平方米的峰会主会场,“小梧桐”通过“指挥通”组织人员一键签到和签退,省去了从集合到归位的诸多麻烦。”(11月21日 《人民日报》)
随着社会文明里程的不断推进,“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理念得到了更多人的自觉认同和身体力行。众所周知,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已经深深融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笔者认为,志愿服务也要搭上互联网的快车,站在互联网的“风口”锦上添花,更好的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民。
志愿服务,助力网络化和便利化。“互联网+”,已经是国家的战略符号,制造业、农业、金融业、服务业等各行各业都在探索互联网模式,紧跟时代潮流。志愿服务虽然不同于商业的盈利模式,但是也应该主动转变传统的服务模式,借助互联网这样一个“好帮手”,实现志愿服务的网络化和便利化,让志愿服务精神更好的传播和发展。志愿活动的号召、组织、集合、分工、协调等,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一站式”解决,让志愿者无需找组织才能做公益,能够更加便利的参加活动、提供服务。志愿服务的网络化和便利化,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
“互联网+”志愿服务,让爱心服务更精准暖人心。“‘指挥通’自带的地图定位系统和指挥平台呼叫系统,让会务服务指挥者可以实时掌握服务人员分布和工作开展情况。”这是第三次互联网大会上,志愿者通过互联网技术提供精准服务的生动体现。组织者和志愿者通过互联网,实时联系,掌握动态,可以更好的提供精准服务,暖人心脾。一款互联网“APP”轻松做到兼顾志愿活动的点线面,在各个环节实现良性互动,在时空上精准铺开志愿服务,这是传统公益模式所不可比拟的。
“互联网+”志愿服务,能让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一场活动往往需要多方面的志愿者,如果盲目安排,难以准确把握每个人的特长做到效益最大化。“互联网+”志愿服务,情况能大为改观。比如,活动在哪里举办,需要哪方面的志愿者,把要求上传APP。另一端,根据志愿者注册登记的所在位置、空闲时间、专业技能等,互联网迅速匹配合适的志愿者。这样一来,组织者通过互联网,能有效利用资源,发挥资源效益最大化,在最大层面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当志愿服务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既有无限的想象,也有无限的可能。不可置否的是,志愿服务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必然行稳致远,将把志愿精神的种子广泛散播,遍地花开。(张新發)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11-23鲤城区召开创建文明城市(区)工作推进会议
- 2016-11-23将乐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会议 吹响“冲锋号”
- 2016-11-23惠安公交车穿“新衣” 尽展文明城市风采
- 2016-11-23秀屿区召开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及省级文明城区年度测评动员大会
- 2016-11-23德化县开展“四项行动”,深化文明县城创建
- 2016-11-23上杭县成立“红土义警”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队 引导市民投身“创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