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月饼成了主角。可是看着那圆鼓鼓,胖嘟嘟的自来红月饼,我就愁死个人。甜的掉牙,硬的像个石头。打小就不喜欢吃月饼,五仁月饼,什锦月饼,豆沙月饼......广式月饼、苏式月饼、自来红、自来白、提浆饼,每回看到月饼就头疼。可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对于中秋月饼渐渐地有了一些不同的感悟,总认为无论是什么月饼都应该包含“三种馅儿”。
第一种馅儿:阖家团圆。月饼圆圆地,预示着阖家团圆,甜甜美美。无论是什么馅儿的月饼都少不了这一到主馅料“团圆”。明月高悬,阖家团圆,这块月饼才有滋有味。可不要小看了“团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将家的概念放在一个很高的地位上,一个家无论是三口五口,还是三十口五十口,开枝散叶都离不开“家”的这个主干,家的观念让孩子们无论走得多远,都会回家过节,都会将家放在心底。春节回家过年是为了吃顿年夜饭,年夜饭就是团圆饭。而中秋佳节对于“阖家团圆”的文化延伸一点不比春节逊色。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着圆月,吃着团圆饭,话话家常,然后就是切月饼。按照家庭成员,每人一份,不多不少。预示着一个都不能少,团团圆圆,阖家欢乐。
第二种馅儿:孝老敬亲。小的时候总是纳闷,中秋时节为什么一定要为月饼准备出一份月饼呢。那时候年龄小,月饼还算是稀罕物,虽然不爱吃,可总比没有强吧。可是每年过中秋,妈妈都会将一块月饼放在盘子里,还要准备一些水果,供奉在院墙上。说是给供奉月亮的。现在看看像是迷信,其实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敬天爱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秋佳节,祭祀祖先,一方面是认祖归宗,传承家族文化;另一方面是孝老敬亲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月饼的切分权力一般都是掌握在家里的长辈手中,为了一碗水端平,家里的长辈总会斟酌再三,然后慎重的为晚辈平分月饼。晚辈们也会表达对长辈的谢意,遵从长辈们的分配。然后是将最好吃的瓜果、点心奉上给长辈先品尝。敬天爱人就是这种文化的一种传承形式,将月饼和水果供奉给月亮,放在院墙之上其实是为了让中秋佳节赶路的行人路过家门口时,也能品尝的月饼的滋味,缓解心中的思念家乡的情绪。
第三种馅儿:“勤俭节约”。曾经的月饼就是月饼,要么自己打月饼,要么到手工作坊打月饼。月饼小人,月饼老人,成为记忆中永久的回忆。慢慢地月饼成了礼盒,迎来送往,人情往来,必不可少的礼物。这样的月饼身价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丰富,什么鲍鱼龙虾,什么茶叶美酒都成了月饼礼盒中的附带品,而月饼的主角反倒被淡化了。自从中央实行八项规定以来,月饼开始挂起简约风,月饼还是月饼,礼盒变得更加简单质朴,月饼又成为礼盒中的主角。中华民族以勤俭节约为传统美德,月饼馅料也少不了这一内涵。月饼行里刮起的“简约风”何尝不是“节约”意识的回归。铺张浪费可耻,奢靡之风杜绝,勤俭节约提倡,团团圆圆地月饼预示着家庭成员的勤劳致富,节俭持家。如今日子好了,我们更不应该忘记过去“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月饼要“瘦身”,我们要勤俭持家。相铺相成,相得益彰。(草原狼)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9-13清流志愿者中秋情系孤寡老人
- 2016-09-13漳州义工俱乐部募集中秋爱心款物3万多元
- 2016-09-12丰泽区源淮社区举办“教师节、中秋节”双节同庆晚会
- 2016-09-12丰泽区源淮社区举办“教师节、中秋节”双节同庆晚会
- 2016-09-12建宁:开展中秋慰问道德模范·身边好人
- 2016-09-12建宁:开展中秋慰问道德模范·身边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