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2015 > 正文
全市首个环保屋在海沧投用 认识垃圾做环保学起
http://wmf.fjsen.com 2016-09-02 18:17:45 骆余民 林泓 来源:海峡导报    我来说两句

第一课 从认识垃圾做环保学起

文明小袋鼠环保屋,是延奎小学师生们一起努力,为新同学送上的一份礼物,也是为了迎接他们的新学年。

在这个学校里,他们的开学仪式和开学第一课都跟其他学校与众不同:因为他们的是文明小袋鼠主题活动。

导报记者注意到,昨日上午,延奎小学迎来了新学年的第一次升旗仪式,延奎小学校长易增加的国旗下讲话则是围绕着文明小袋鼠和垃圾分类展开。

不管是延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还是刚入学的新生,他们在一开学就进入了一个环保的知识讲堂。“这对孩子们来说,可以让他们有更好的环保意识。”刘惠清介绍,他们针对不同年段的孩子们设置了不一样的开学第一课,但昨日上午,延奎小学开学第一课的主题都是给孩子们倡导绿色生活,做文明小袋鼠。

走进一年级的课堂,你会发现,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孩子们,老师们正在跟他们介绍垃圾到底是什么东西。老师们带着孩子们去认识垃圾的危害,并告诉孩子们要怎么处理垃圾,要做到垃圾不落地。

走进五年级的课堂,你则会发现,学校从全省首个环保生态众创空间邀请了专业的环保人士来给孩子们开讲座,让孩子们明白要如何才能做到“垃圾分类环保行,绿色生活缔美丽”。

垃圾分类 文明小袋鼠行动再升级

“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对文明小袋鼠的文化内涵再进行深化升级。”刘惠清介绍,延奎小学的文明小袋鼠行动将不只是停留在“垃圾不落地”阶段,要进行升华,在全校推广垃圾分类,倡导绿色生活,“这也是文明小袋鼠倡导的环保文化的一部分”。

据介绍,延奎小学从教室再到学校食堂等,将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延奎小学还跟校外的环保机构建立了联系,将学校回收的垃圾,能够在校内处理的,就全部在地处理,没法在校园处理再利用的,将全部转交专业的环保机构,由他们来接收垃圾进行处理。

如今,延奎小学的每一个教室里面都会有好几个垃圾桶,一个是专门收集废弃纸张的,一个是用来装灰尘的,一个则是用来装废旧电池等……

“这样孩子们在日常的学习中,在无形中就会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刘惠清介绍,他们为此专门调整了学校的小袋鼠评价体系,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到文明小袋鼠垃圾分类的行动。

不仅如此,在延奎小学的食堂里,他们还对厨余垃圾进行了分类,剩余的米饭单独放一个桶,可以拿去养鸡鸭;其他的垃圾则再另外处理,另作他用。

声音

让孩子们发现垃圾的趣味

延奎小学的环保屋是由学校校长易增加提议建设的。有一次,他们在台湾的学校里,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环保屋,里面有各种环保器材等,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

“我们也可以建设这么一个环保屋。”易增加想到了,就行动起来,但是他的想法更环保。因为,他们不是利用现有的房子来建设环保屋,而是发动全校师生,一起寻找废弃品,几乎纯废品再利用建造起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环保屋。易增加说,通过环保屋,孩子们就会更深入地了解垃圾的作用,重新认识垃圾,学会垃圾分类。

而事实上,在延奎小学深入开展文明小袋鼠行动以来,孩子们对垃圾也有全新的认识,他们走在路上也会去劝导更多的人,不要随意丢垃圾。

做环保,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延奎小学五年四班的金子涵同学说,有好几次,她在路上碰见了有人乱丢垃圾,她都会去劝导,但是有些人会回她一句“关你什么事”。

“乱丢垃圾,会让我们的城市变得很丑,这很不应该,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够释放出更多的善意。”金子涵说,她的爸爸妈妈也响应了她的号召,加入到了垃圾不落地的行动,同时他们家里也做起了垃圾分类,“做环保,让我觉得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很有意思,很有趣。”五年一班的曹越同学则说,在参与到“我是小袋鼠,垃圾不落地”的行动中后,她认识到,用废品制作手工艺品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她也很享受跟父母等一起制作手工艺品的时光,她希望更多人能够重新认识垃圾,真正利用垃圾。

首页 上一页 [1] [2]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卢超颖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6-09-20海沧两岸义工联盟投身灾后重建 红马甲扶起倒伏大树
  • 2016-09-16海沧两岸义工联盟发灾后倡议 倡导灾后重建全民行动
  • 2016-08-17海沧两岸义工联盟受关注 央媒集中宣传报道
  • 2016-08-16海沧:两岸义工联盟获央媒点赞
  • 2016-07-18从一腔热情到专业服务 海沧两岸义工趋向专业化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