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春兰,泰宁县开善乡池潭村南阳岗村民小组村民,30年如一日照顾着今年已69岁的弱智、残疾夫家哥哥。
卢春兰今年58岁了,35年前嫁给了南阳岗村民杨贤钊。自嫁进杨家后,卢春兰勤劳肯干、孝敬长辈,更是对先天弱智、残疾的大哥杨贤德关爱有加,赢得了婆家上下的尊敬和喜爱。当年,年事已高的公公婆婆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老去后没人照顾这个无法自理的儿子,而卢春兰总是坚定地说:“爸、妈,您们放心吧,大哥就交给我了,我会像对待自己的亲哥哥一样照顾他的!”
杨贤德先天弱智、残疾,看到人只会傻笑。卢春兰刚嫁到池潭村时,每天跟着丈夫下田耕作早出晚归,辛苦劳累,一天下来,常常累得双臂酸痛肿胀。但再累,她也与丈夫一同照顾大哥,帮大哥洗脸、洗澡,从未嫌弃过。渐渐地,大哥年龄大了,牙基本脱落了,卢春兰总是给他做些软烂的食物。每天早上起来,打来热水给大哥洗脸、擦手,然后再给大哥做饭吃。大哥有时候大小便无法控制,卢春兰便帮他收拾,端屎端尿,然后再把脏衣服洗干净。
“照顾大哥这么多年,只有一年把我吓得半死。”卢春兰说道。在2013年,大哥不知怎地,胃口不好,屎尿难以控制,一天要换洗衣服、被单好几次,卢春兰连忙带着他去医院挂点滴,可是也没有起到好效果,后来还是炖了好几天的补品喂他吃才有所见效。那一段时间,把卢春兰累坏了,手臂都抬不起来。“还好扛过来了,那时很害怕大哥就这样走了。”卢春兰欣慰的说。
近年来,丈夫离开家在大龙乡普溪河段做护库人员,孙女也到了上学的年龄。为此,卢春兰在乡中心小学附近租了两间房,每周末带着自己的孙女与大哥往返于家与学校之间。“如果不把大哥带到身边照顾,我不放心。自照顾大哥后,我从来没出过远门,每次去走亲戚,都要连夜赶回家,没办法在亲戚家住,要不大哥没饭吃,没人照顾。”卢春兰说。
有一次卢春兰患急性肠胃炎,在县医院打点滴输液,医生让她一天打两组点滴,这样病好得快。可卢春兰为了能节省时间,每天只打一组点滴,而且把滴速调到最快,只为了能早点回家给大哥煮上热腾腾的一餐饭。
在卢春兰的悉心照料下,杨贤德看起来跟正常人一样,穿戴整齐、干净。卢春兰说:“照顾大哥这么多年了,很有感情,只要大哥还在一天,就会把大哥一直好好照顾下去。”
邻居们翘指称赞道,能把弱智、残疾的大伯照顾得这么好,这样的弟媳天底下没几个,这个弟媳像母亲一样啊!
![]() |
![]() |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