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2015> 文明同安> 文明播报 > 正文
同安县衙旧址朱子书院周六开放 再现朱熹当年事
http://wmf.fjsen.com 2016-05-16 15:47:24 吴海奎 来源:厦门网    我来说两句

朱子书院由同安县衙旧址西北隅“高士轩”基址上的县府旧食堂翻修而成。图为书院一角。

朱子书院内的朱熹胸像,含底座高2.4米,寓意朱熹24岁到同安上任。

同安县衙旧址内的印章文化休闲广场。

厦门日报讯(记者 吴海奎)“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观书有感》出自南宋理学大师、曾任同安县主簿的朱熹之手。清代同安县令蒋廷重在重修高士轩(朱熹在同安旧县衙的办公居住地)碑记的开头就称“开闽学之源者为文公朱夫子”,足见同安为闽学发祥地之地位。

如今,走进刚刚竣工的朱子书院,就能看到类似“半亩方塘”的景色。本周六,2016厦门(同安)首届国际朱子文化节将在这里举行,这座位于同安千年县衙旧址的厦门(同安)朱子书院也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全球首座实质性运行的朱子书院。

昨日,本报记者到同安县衙旧址提前探营,为您揭开朱子书院的“前世今生”。

【缘起】

市民专家达共识

县衙旧址建书院

同安县衙始建于公元929年,此后历朝历代均坐落于此,为银城千载的政治文化中心。公元1153年,时年24岁的朱熹赴任同安县主簿(相当于现在的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这也是他仕途开始的第一站。据同安文史专家颜立水考证,当时,朱熹就住在县衙西北角的主簿廨(主簿办公室)。朱熹见主簿廨“皆老屋支柱,殆不可居”,还好西北隅有一轩“亢爽可喜”,命名为“高士轩”,他自作并镌之璧上的《高士轩记》解释了“高士”的含义,“主县簿者虽甚卑,果不足以害其高;而此轩虽陋,高士亦或有时而来也”,寓意有自励自谦之意。朱熹在“高士轩”办公、居家、读书、著作,他的二儿子也是在这里出生。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民提议将同安县衙旧址改造提升,用于市民休闲、文化活动。同安区委、区政府顺应民意,推进同安县衙旧址改造工程。为了“纪念朱熹主簿勤政爱民之德,追忆朱子兴贤育才过化之功,弘扬传统文化,凝聚共同精神,承传朱子之言”,同安区委、区政府决定翻修“高士轩”基址上的县府旧食堂,筹建朱子书院。

朱子书院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共分三个部分,前侧为门头小院,中间主体部分为书院讲堂,后侧为“高仕轩”馆。朱子书院将通过举办教学、礼仪、联谊、议事、协商、旅游等活动,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厦门“朱子文化”品牌。

【解密】

书院闽南韵味浓

胭脂砖窗手工砌

从外观上看,朱子书院建筑充满了浓郁的闽南风格。红砖红瓦,古色古香。庭院大门的屋顶上,燕尾脊高高翘起,闽南韵味十足。庭院右边,一棵树盖如伞的古榕树,将书院掩映其中;左侧的小水池形似同安城南铜鱼池形状,池中放置了三块古铜色的鱼形石,并刻有名诗《观书有感》。小院清幽安静,有聚气之意,藏蓄之美。从小院拾级而上,便是朱子书院讲堂。地板上,铺满了红砖,四周摆放着杉木制成的书柜,显得厚重、大方。

最能体现闽南特色的,当属镶嵌在外墙上的12扇胭脂窗。胭脂窗是红砖砌成的浮雕,起装饰作用。黑色条纹与红色砖块交织在一起,组成一条蜿蜒曲折的线条,再加上红砖与红砖之间形成的凹凸落差,使得胭脂窗显得立体、精致。据施工方介绍,这些胭脂窗为8位民间老匠人纯手工打造而成,其中年纪最大的工匠已经70多岁。每扇胭脂窗需要2人连续合作七八天才能完成,一人负责切割红砖、一人负责砌砖,确保每块砖与砖的插角契合在一起,这对精度的要求非常高——一扇长2米、宽1.7米的胭脂窗,需要用掉近千块红砖。

【探营】

同安画家搞创作

再现朱熹当年事

朱子学院处处可以见到朱熹元素。

从庭院进入讲堂的台阶,共有五级,代表朱熹初仕同安共计五载(准确地说是四年半)。进门是朱子胸像,胸像为紫铜所铸,含底座高2.4米,寓意朱熹24岁到同安上任,胸像采用朱熹学术大成之时年龄的形象。胸像后靠屏风,上方镌刻朱子书院序。屏风后面是一幅《朱子游同安》的国画,体现朱子任职主簿时遍游同安的山水,其中,包括梵天古刹、金门诸岛、莲花高山等古同安的名胜,画中陪侍者为其同安高徒许升,许升是朱熹最早的学生,也是弘扬朱子之学,过化同安的重要学者。

讲堂两侧还有四幅国画,分别反映朱熹访贫问苦、兴修水利、兴办县学、百姓扳辕相送等场景。这些画作是黄亚彬、严宗珍、庄德明、苏毅杰等同安本土画家,历时半年、数易其稿创作而成的。

【名词】

同安县衙

同安县衙始建于公元929年,此后历朝历代均坐落于此,为银城千载的政治文化中心。公元1153年,时年24岁的朱熹赴任同安县主簿,这也是他仕途开始的第一站。

朱子书院

位于同安县衙旧址的厦门(同安)朱子学院占地600平方米,共分三个部分,前侧为门头小院,中间主体部分为书院讲堂,后侧为“高仕轩”馆。朱熹曾在“高仕轩”办公、居家、读书、著作,他的二儿子也在这里出生。朱子书院将通过举办教学、礼仪、联谊、议事、协商、旅游等活动,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厦门“朱子文化”品牌。

【幕后】

三块清代石碑

从墙中被发现

在县衙旧址旧食堂改造为朱子学院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在墙内发现了3块清代石碑。

有人猜测,上世纪70年代,在“高士轩”基址上建造同安县府食堂过程中,有工人把石碑当成砖块,砌在了墙内,使得石碑幸免于难,无形中保护了这些石碑。而此次改造工程,墙上的石灰被敲掉以后,石碑得以重见天日。

这三块石碑分别记叙了清代三任县令重修“高士轩”的事迹。其中,康熙年间,县令朱奇珍见“高士轩岁久颓废”,制度无存,便“按以图牒遗址在焉,爰捐俸庇材复轩之旧观。”雍正年间,同安县令蒋廷重又一次重修“高士轩”。乾隆年间,同安县令李芬将“高士轩移于西北隅之故地,葺而新之,加以庙门,周以城垣。”如今,这三块记事石碑成为研究朱子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李文超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6-05-07连江最大古墓现身丹阳镇 墓主疑为朱熹学生刘砺
  • 2016-05-03朱熹:一棵冠盖如云的大树
  • 2015-12-02安溪剑斗“闽南第一榕”传为朱熹种 村民自费除虫
  • 2015-11-17朱氏后裔纪念朱熹诞辰885周年
  • 2015-10-28三明尤溪举行朱子祭祀大典 纪念朱熹诞辰885周年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