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书院由同安县衙旧址西北隅“高士轩”基址上的县府旧食堂翻修而成。图为书院一角。
朱子书院内的朱熹胸像,含底座高2.4米,寓意朱熹24岁到同安上任。
同安县衙旧址内的印章文化休闲广场。
厦门日报讯(记者 吴海奎)“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观书有感》出自南宋理学大师、曾任同安县主簿的朱熹之手。清代同安县令蒋廷重在重修高士轩(朱熹在同安旧县衙的办公居住地)碑记的开头就称“开闽学之源者为文公朱夫子”,足见同安为闽学发祥地之地位。
如今,走进刚刚竣工的朱子书院,就能看到类似“半亩方塘”的景色。本周六,2016厦门(同安)首届国际朱子文化节将在这里举行,这座位于同安千年县衙旧址的厦门(同安)朱子书院也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全球首座实质性运行的朱子书院。
昨日,本报记者到同安县衙旧址提前探营,为您揭开朱子书院的“前世今生”。
【缘起】
市民专家达共识
县衙旧址建书院
同安县衙始建于公元929年,此后历朝历代均坐落于此,为银城千载的政治文化中心。公元1153年,时年24岁的朱熹赴任同安县主簿(相当于现在的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这也是他仕途开始的第一站。据同安文史专家颜立水考证,当时,朱熹就住在县衙西北角的主簿廨(主簿办公室)。朱熹见主簿廨“皆老屋支柱,殆不可居”,还好西北隅有一轩“亢爽可喜”,命名为“高士轩”,他自作并镌之璧上的《高士轩记》解释了“高士”的含义,“主县簿者虽甚卑,果不足以害其高;而此轩虽陋,高士亦或有时而来也”,寓意有自励自谦之意。朱熹在“高士轩”办公、居家、读书、著作,他的二儿子也是在这里出生。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民提议将同安县衙旧址改造提升,用于市民休闲、文化活动。同安区委、区政府顺应民意,推进同安县衙旧址改造工程。为了“纪念朱熹主簿勤政爱民之德,追忆朱子兴贤育才过化之功,弘扬传统文化,凝聚共同精神,承传朱子之言”,同安区委、区政府决定翻修“高士轩”基址上的县府旧食堂,筹建朱子书院。
朱子书院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共分三个部分,前侧为门头小院,中间主体部分为书院讲堂,后侧为“高仕轩”馆。朱子书院将通过举办教学、礼仪、联谊、议事、协商、旅游等活动,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厦门“朱子文化”品牌。
【解密】
书院闽南韵味浓
胭脂砖窗手工砌
从外观上看,朱子书院建筑充满了浓郁的闽南风格。红砖红瓦,古色古香。庭院大门的屋顶上,燕尾脊高高翘起,闽南韵味十足。庭院右边,一棵树盖如伞的古榕树,将书院掩映其中;左侧的小水池形似同安城南铜鱼池形状,池中放置了三块古铜色的鱼形石,并刻有名诗《观书有感》。小院清幽安静,有聚气之意,藏蓄之美。从小院拾级而上,便是朱子书院讲堂。地板上,铺满了红砖,四周摆放着杉木制成的书柜,显得厚重、大方。
最能体现闽南特色的,当属镶嵌在外墙上的12扇胭脂窗。胭脂窗是红砖砌成的浮雕,起装饰作用。黑色条纹与红色砖块交织在一起,组成一条蜿蜒曲折的线条,再加上红砖与红砖之间形成的凹凸落差,使得胭脂窗显得立体、精致。据施工方介绍,这些胭脂窗为8位民间老匠人纯手工打造而成,其中年纪最大的工匠已经70多岁。每扇胭脂窗需要2人连续合作七八天才能完成,一人负责切割红砖、一人负责砌砖,确保每块砖与砖的插角契合在一起,这对精度的要求非常高——一扇长2米、宽1.7米的胭脂窗,需要用掉近千块红砖。
【探营】
同安画家搞创作
再现朱熹当年事
朱子学院处处可以见到朱熹元素。
从庭院进入讲堂的台阶,共有五级,代表朱熹初仕同安共计五载(准确地说是四年半)。进门是朱子胸像,胸像为紫铜所铸,含底座高2.4米,寓意朱熹24岁到同安上任,胸像采用朱熹学术大成之时年龄的形象。胸像后靠屏风,上方镌刻朱子书院序。屏风后面是一幅《朱子游同安》的国画,体现朱子任职主簿时遍游同安的山水,其中,包括梵天古刹、金门诸岛、莲花高山等古同安的名胜,画中陪侍者为其同安高徒许升,许升是朱熹最早的学生,也是弘扬朱子之学,过化同安的重要学者。
讲堂两侧还有四幅国画,分别反映朱熹访贫问苦、兴修水利、兴办县学、百姓扳辕相送等场景。这些画作是黄亚彬、严宗珍、庄德明、苏毅杰等同安本土画家,历时半年、数易其稿创作而成的。
【名词】
同安县衙
同安县衙始建于公元929年,此后历朝历代均坐落于此,为银城千载的政治文化中心。公元1153年,时年24岁的朱熹赴任同安县主簿,这也是他仕途开始的第一站。
朱子书院
位于同安县衙旧址的厦门(同安)朱子学院占地600平方米,共分三个部分,前侧为门头小院,中间主体部分为书院讲堂,后侧为“高仕轩”馆。朱熹曾在“高仕轩”办公、居家、读书、著作,他的二儿子也在这里出生。朱子书院将通过举办教学、礼仪、联谊、议事、协商、旅游等活动,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厦门“朱子文化”品牌。
【幕后】
三块清代石碑
从墙中被发现
在县衙旧址旧食堂改造为朱子学院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在墙内发现了3块清代石碑。
有人猜测,上世纪70年代,在“高士轩”基址上建造同安县府食堂过程中,有工人把石碑当成砖块,砌在了墙内,使得石碑幸免于难,无形中保护了这些石碑。而此次改造工程,墙上的石灰被敲掉以后,石碑得以重见天日。
这三块石碑分别记叙了清代三任县令重修“高士轩”的事迹。其中,康熙年间,县令朱奇珍见“高士轩岁久颓废”,制度无存,便“按以图牒遗址在焉,爰捐俸庇材复轩之旧观。”雍正年间,同安县令蒋廷重又一次重修“高士轩”。乾隆年间,同安县令李芬将“高士轩移于西北隅之故地,葺而新之,加以庙门,周以城垣。”如今,这三块记事石碑成为研究朱子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李文超 |
- 2016-05-07连江最大古墓现身丹阳镇 墓主疑为朱熹学生刘砺
- 2016-05-03朱熹:一棵冠盖如云的大树
- 2015-12-02安溪剑斗“闽南第一榕”传为朱熹种 村民自费除虫
- 2015-11-17朱氏后裔纪念朱熹诞辰885周年
- 2015-10-28三明尤溪举行朱子祭祀大典 纪念朱熹诞辰88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