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诚信建设平台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2015> 文明同安> 最新资讯 > 正文
生态文明成就同安绿色发展之路
http://wmf.fjsen.com 2016-04-14 19:25:53 卢漳华 吴耀东 通讯员 刘刚 来源:厦门网    我来说两句

  乡村旅游

  助力百姓富生态美

  清明节小长假,汀溪镇顶村村的村民经历了一个丰收的节假日——清明节3天假期,只有650多人的顶村村迎来了大约4000名游客,直接带来的营业收入超过10万元——村民的腰包鼓了。作为同安乡村旅游最为成熟的农村之一,从2012年到2015年,顶村村的人均收入从7600元增加到23000元。

  顶村村位于同安区汀溪镇的北部山区,山高路远,曾经经济落后,环境较差。近年来,顶村村借“美丽厦门 共同缔造”的契机,在“百姓富生态美”和党建富民强村的助力下,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改变,环境指数得到提升,并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相结合的现代都市农业,生态旅游产品不断衍生,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的全民致富之路,成为同安乃至厦门乡村旅游的代表,游客源源不断。

  当然,同安的乡村旅游不只有顶村村。近年来,同安区顶村村和军营村先后获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顶村村和五峰村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五峰村、丽田园、罗汉山和顶上人家先后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此外,去年12月,汀溪镇、莲花镇和竹坝华侨经济开发区等3个镇(开发区)被授予“福建省乡村旅游休闲集镇”称号,云洋村、美埔村、前格村、溪林村、造水村和荏畲村等6个村被授予“福建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在同安的北部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据了解,拥有大片山地与农田的同安有522平方公里位于生态红线范围内,约占全区面积的80%。生态红线限制了这一广大区域的工业发展,但也让同安的广大农村和北部山区保留着最自然的生态,成为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和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资源。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和乡村旅游,也成了同安区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带动经济发展与群众致富之间找到的最好的平衡点。2015年,同安区全年接待游客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亿元,增长29%。

  在此基础上,同安区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将围绕“富美同安”的发展定位,按照“五个向”的发展思路,打造“一中心四基地”。其中,打造厦门市生态休闲与文化旅游中心和现代都市农业基地是“一中心四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绿水青山已经成为同安的金山银山。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文洁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6-03-25溪床上古墙下建步道 串起同安文化古迹
  • 2016-03-21同安“价格诚信试点商家”活动收官 打造诚信商圈
  • 2016-03-21同安区“书香邮差”为孩子送来图书 营造阅读氛围
  • 2016-03-21同安区“书香邮差”为孩子送来图书 营造阅读氛围
  • 2016-03-18同安举办公益涂鸦大赛 孩童用画笔描绘美丽同安
  • 2016-03-08同安区办“文明引力波”主题活动 传递正能量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