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林炯泉作《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加强未成年人课外活动场所建设》发言
近年来,泉州市始终以争创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为目标,围绕落实全国、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注重抓基层打基础,持续推进未成年人课外活动场所建设,把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社区少年之家、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和儿童之家5个项目建设列入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确保“建、管、用”三者有机统一,为未成年人成长创造良好条件,深受群众欢迎,社会效益明显。
一、积极主动作为,争取政策支持
在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我市坚持以测评体系为导向,注重各级各部门协同协作、齐抓共管,严格对标找差、攻坚克难、固强补弱,把投入多、关注少而需求大的未成年人课外活动场所建设列入党委政府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争取政策扶持保障,依靠部门力量推动。
1.发挥中央专项的示范带动作用。2011年以来,市、县两级充分发挥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由文明办牵头,教育、财政部门配合推动,三年内在全市153所中心小学中全部建成高标准、高质量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实现了全覆盖目标,目前还在逐步向中心小学以外的基层校拓展推广。为推动工作常态化,我们积极承办了福建省乡村学校少年宫现场观摩会,并以此为契机,不断总结推广各地做法经验,提升活动策划管理水平,《泉州四项机制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被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简报刊载。我们每年组织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成果集中展演活动,扩大了影响力,增强承建校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2.发挥市直部门的资源集聚效应。统筹盘活用好相关部门的人员、资金、场地、文化等各类资源,按需供给,合理布局,使各类未成年人校外场所“建得好,用得上”。市文明办牵头协调,在全市176个社区中积极推进“少年之家”建设,完善宣传栏、图书角、绿色网吧、文体设施、科技制作、心理咨询等功能,为上班族家庭提供少儿临时托管的公益性服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市教育局牵头从2002年至今组织建设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着力推进中小学生校外教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市妇联牵头于2015年起五年内在全市社区(村)组织建设100个“儿童之家”,为广大儿童(特别是留守流动儿童)及其家长提供儿童成长关怀、儿童课外辅导、困境儿童关爱、家庭教育指导等公益性服务。市关工委牵头于2012-2016年在全市社区(村)重点扶持建设100个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深化“百万大手牵小手”关爱活动。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带动,我市未成年人课外活动场所数量、质量都明显提升,成长环境的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二、多方筹措资金,提供运行保障
我们按照“向上争、财政挤、乡镇筹、部门帮、社会捐、群众集”的思路,积极筹措资金,确保各类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正常开放。
1.加大财政投入。采取“政府买单”(市、县两级上下联动,将建设所需经费列入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与“部门补助”(牵头部门依据项目建设进度和活动开展情况,以奖代补)相结合的形式,及时有效地为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提供财政资金保障。如2015年全市投入251万元(其中市财政投入10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100万元)建设20个城市社区未成年人文体活动设施场所 “社区少年之家”;投入150万元(其中市级财政支持100万元,市妇联专项经费补助50万元)建成20个“儿童之家”,其中村(社区)11个、学校5个、企业1个、其它3个。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争取中央和省体育彩票公益金支持近3800万元,全市现已建成12个(其中晋江为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至2015年,全市投入建设资金2372.394万元(其中市、县级两级财政投入1200万元,关工委自筹补助400万元),建成92个“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其中为民办实事项目80个,县级示范“活动中心” 12个)。丰泽区财政投入一千多万元,已率先实现全区31所中小学校全覆盖建设。
2.争取社会各界支持。支持鼓励承建单位通过企事业单位共建、社会各界和个人捐助等方式,获得人才和活动经费扶持。如全市现已建成245所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其中中央支持项目建设29所、市本级建设76所,县级自建85所),投入建设资金5123.3万元,其中包括市、县两级财政补助4048.8万元、文明办支持186万元和社会支持888.5万元。此外,我们每年还协调部分财政资金用于活动经费补助,组织文明单位与课外活动场所建设单位结对帮扶,解决后续运作经费难题。
三、科学整合资源,规范项目管理
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一室多用、分时共用”的原则,对各项目承建单位(学校、社区)原有或闲置的场地设施进行改造、整合、升级,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场所,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
1.注重统筹协调。各部门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实施方案、建立管理机制、督促指导建设项目顺利推进。成立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和协调指导项目建设工作,确定由牵头单位主抓、部门联动、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有效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强项目建设协调工作,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标准要求融入到各部门建设项目中,既推动了各部门自身工作特色,又避免了部门间的重复建设,为深化创建文明城市所用。
2.注重项目规范。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严格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规定配备相关器材、设备,做到专款专用,确保有限的专项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强督促检查,对工作台账、工作措施、工作质量、进度效果做到“四个一起查”,防止“半拉子项目”和“豆腐渣项目”,力戒形式主义,确保为民办实事项目建成一个,投入使用一个,发挥效益一个。在功能布置上,学校少年宫统一规范“六个一”标准(即一套档案资料、一间办公场所、一本活动手册、一套规范制度、一支师资队伍、一套项目标识),活动项目10个以上,落实学生全员参与和每周5小时以上活动时间;社区“少年之家”规范建有绿色网吧、心理咨询、科技制作和体育文艺等设施。
3.注重日常管理。各活动场所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人员管理、财产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安全管理、考评督查、奖励激励等系列制度,推动管理科学化。
4.注重队伍建设。各活动场所均配备专兼职人员,定人、定岗、定职责。其中仅乡村学校少年宫就有3800多名中小学教师担任辅导员,向社会招募聘请700多名校外辅导员,建立了乡村学校少年宫教研中心,不断提升活动辅导水平。社区(村)也建立了由社工为主、两委主干配合和社区志愿者主动参与的师资队伍,确保活动有人员组织、负责管理。
四、坚持正向引领,强化育人功能
各牵头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沟通联系、协调配合,大力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丰富未成年人课余文体生活,确保未成年人课外活动场所有效运转。
1.注重主题活动开展。各活动场所着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家教师资、关工委“五老”队伍、大学生志愿者、专业人才的作用,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暑期乐园”、“四点钟学校”、暑期夏令营、拓展训练营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确实提高未成年人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2.注重创新品牌特色。各活动场所坚持“创新形式,突出特色”的活动理念,努力做到一校(社区)一特色、人人有活动项目、经典诵读和课外阅读项目全参与;零门槛、零收费、零淘汰,积极为城乡孩子、外来工子女搭建起“学、玩、乐”平台;将南音、木偶、灯谜、茶艺、陶艺、石雕、香道、纸编等闽南传统文化艺术融入其中,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突显活动项目特色。
3.注重关爱帮扶到位。结合文明创建,督促主管部门、文明单位、社会慈善组织及各界力量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关爱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外来工子女)、孤残儿童,落实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政策,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原有的标准,落实既定的制度措施,不断探索新形式新办法,把这些场所阵地建得更好、管得更好、用得更好。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3-01全省文明办主任会议召开 部署九项重点工作
- 2016-03-01全省文明办主任会议召开 部署九项重点工作
- 2016-03-01全省文明办主任会议召开 部署九项重点工作
- 2016-03-01文明出行成新春亮丽风景
- 2016-02-29泰宁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邹宁生发言
- 2016-02-29莆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陈惠黔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