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我评议身边好人> 好人推荐> 助人为乐 > 正文
林金娇:爱心妈妈”用心温暖留守儿童
http://wmf.fjsen.com 2016-01-06 10:58:24 来源:宁德市委文明办    我来说两句

30年来,林金娇从单人校、完小校、中心校一路走来,尽管常遇到坎坷与挑战,但她对学生们的爱却从未动摇。她用非凡的爱心与意志,尽心尽力地让受帮扶的孩子们不再轻易中断学习,过上他们原该有的幸福生活。

林金娇任职的柘荣县城郊中心校,校如其名,这是一个位于城乡接合部的学校,在800名学生中就有约90名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们很多时候只能在有限次数的电话中感受到父母的温情,这些林金娇都看在眼里。

2008年,市妇联发起“爱心妈妈示范员”行动,号召以结对子的形式来帮助需要帮助的儿童。这个消息触动了林金娇,过往在乡村小学任教的场景历历在目,她明白留守儿童是多么需要关爱和资助。林金娇义无反顾地成为一名“爱心妈妈”,全身心投入到志愿服务中。这个决定不仅让林金娇深刻感受到爱的力量,也改变了许多留守儿童的人生轨迹。

成为“爱心妈妈”,林金娇没有让自己的爱心之举留在口头上。当时作为学校的教导主任,林金娇日常的工作量十分繁重,家中还有病重的母亲和尚在读高中的儿子需要照料,但林金娇仍然无时不刻地在关心留守儿童。

艳艳就是林金娇最早结对帮扶的留守儿童之一,这个当时就读小学二年级的苦命女孩是在父亲犯案逃窜中出生的,一直与父母过着东躲西藏的日子。此后灾难频频降临到艳艳身上,在一场人为的火灾中,年仅三岁的她,脸部被大面积烧伤。2008年,逃窜在外多年的其父亲投案自首,艳艳的母亲不堪生活重压,撇下被烧伤的艳艳与其哥哥,独自带着另两个女儿远走他乡,从此音讯全无。

就在2008年秋季开学时,林金娇第一次看到这个脸部被严重烧伤的小女孩,艳艳的眼中满是茫然与无助。林金娇就此决定与艳艳结成帮扶对子。

林金娇还记得第一次带艳艳到自己家里过周末时,这个女孩还小心翼翼望着她的丈夫和儿子,这个令人怜惜的眼神深深地刺痛了林金娇的心。她急忙走上前去抱住艳艳并亲吻了她的额头,说道:“孩子,妈妈在不用怕,他们都是帮助你的人。”这时的艳艳才缓过劲来,不再感到陌生。

林金娇说:“我在艳艳身上不知重复了多少次妈妈们都习以为常的‘一亲一语’,每一次都能让她转忧为喜。我想,有时孩子最迫切的关爱就在我们真心流露的细微中。”

六年来,像艳艳这样获得林金娇关爱的留守儿童、失依儿童已有20多位,这个爱心数字仍在不断上升中。被一位好心老汉收养的琴琴此前从未庆祝过生日,就在林金娇所教授的一节作文课上,她让孩子们写下“我的心愿”,琴琴在作文中写的最大心愿就是能过一个生日。课后,林金娇在批改作文时注意到了琴琴的心愿,她心想能不能借这个机会给孩子一个惊喜。

林金娇找来几位与琴琴要好的同学一起帮忙,买蛋糕、挂彩带、吹气球,师生一起忙着在教室布置会场,而这一切琴琴还一无所知。中午时分,琴琴被林金娇带到为她精心布置的生日会场。在现场,同学们为琴琴唱起生日歌,还表演了小节目,当“琴琴,生日快乐”的声音此起彼伏地响起来时,激动落泪的琴琴喊了一声“妈妈”,扑到了林金娇的怀里。林金娇紧紧抱住琴琴哽咽地说道:“老师爱你。”

那一天,林金娇给琴琴的寄语朴实而又温馨:“我希望她能够像别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这是我的心愿。”

林金娇说,贫困留守儿童、失依儿童的生活拮据又缺少关爱,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关注一刻也不能放松。

此前,柘荣县城郊中心校这部分儿童的心理咨询工作一直由本校老师兼任,但林金娇坦言由于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他们无法为孩子们进行更专业的心理疏导。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往往因为自卑而封闭自己,较少参加课余活动。

为此,林金娇努力筹资10多万元,在校内开设了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及活动之家。至此,孩子们不仅能获得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还能在活动室阅读书籍、在亲情电话室与父母进行免费通话,这些都为留守学生融入集体、感受亲情、快乐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作为“爱心妈妈”们的领头雁,林金娇多年来为孩子们四处奔走、多方呼吁,累计筹措了帮扶资金20多万元,改善了40多位贫困留守儿童、失依儿童的学习生活困难问题。

在她的带动与影响下,柘荣县城郊中心校教职工与校外爱心人士也纷纷加入“爱心妈妈”团队中。到目前为止,柘荣县“爱心妈妈”人数已经从最早的5人发展到现在的70多人,他们正在结对帮扶的儿童就有近90人。

留守儿童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阵痛,这个群体需要全社会的关爱,这种关爱不仅仅是向他们捐钱捐物,更重要的是一种心灵上的关怀。林金娇懂得孩子们的所思所想,不仅是因为她的人生经历所带来的感同身受,更因为她把志愿服务当做是人生的信念。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颗善心可以感动人情的冷淡。我只是个平凡的教师,做着每个有爱心和善心的人都会去做的事情。”林金娇的这句话让人心生感慨。从萌发爱心到亲力亲为,林金娇践行了“奉献”、“友爱”的志愿者精神,从中我们除了收获感动,也应该以她为榜样,去为留守儿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5-11-09泉州道德讲堂第39讲 感悟助人为乐精神
  • 2015-10-19记荔城区第四届福建省助人为乐道德模范郭景国
  • 2015-09-17郭景国:薪火相传 助人为乐
  • 2015-09-01吴敏霞:助人为乐 善举感动他人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