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我评议身边好人> 好人推荐> 敬业奉献 > 正文
陈金庆:35个年始终坚守在公路养护第一线
http://wmf.fjsen.com 2015-09-01 17:40:22 来源:漳州市委文明办    我来说两句

陈金庆,男,汉族,1962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高中学历,大协关隧道管理班养护工,公路养护技师。自1980年10月参加工作以来,35个春秋岁月,他始终坚守在公路养护第一线,以路为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不断进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是省级先进工作者,市级劳动模范,连续26次被评为省市公路局评为“先进生产者”、“优秀养护工”,被省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2015年更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

一、爱岗敬业的“老黄牛”

以路为业、以站为家、默默奉献是他无怨无悔的选择。陈金庆管养的平和大协关隧道地处官九线海拔600多米,常年云雾绕山间,而且人车双向混合,交通复杂,车流量大。隧道内那种阴湿以及车辆尾气排出的污染程度是可想而知。在空气污染严重,阴湿十足的环境下,他带领全班3名员工要管养着1公里多的大协关隧道和柏松关隧道,以及连接沿线公路的管理养护。

隧道管养责任重,难度大,人员少。特别是遇到山洪暴雨和雷雨天,隧道内的照明经常因变压器跳闸而停电,一旦停电,随时都有可能造成人车安全隐患,因此他时刻坚守岗位,应对突如而来的各种不利安全因素。据他带领过的道班员工统计,他一年有不少350天坚守在岗位上,逢年过节,特别是每年除夕之夜他总让员工回家与家人吃团圆饭,看春晚,而他在除夕之夜却穿着大棉衣,开着公路养护车穿梭在二个隧道之间彻夜无眠,他已有25个除夕之夜坚守在公路和隧道的养护岗位。

35年过去了,对整个历史长河来说,也许就是弹指一挥间,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大半辈子。陈金庆也从当初的小陈变成如今的老陈。近年来,更是因为长期在阴湿和重污染的环境下工作,身强马壮的他如今却患上严重胃病和风湿关节炎,在关节疼痛时,他总是吃着止疼片,咬紧牙关,默默坚持奋战在隧道管养工作上。

二、攻坚克难的“主心骨”

爱钻研、勤动脑、敢创新是他不断成长的动力和源泉。陈金庆的文化水平不高,可他身上有一种不服输的钻劲。在厂拌热沥青再生产技术上大胆创新,把沥青路面旧材料进行回收再生。通过多次的实践摸索,他终于成功攻克了难题,在保证质量基础上,广泛适用于路面病害处治,走在全市首创领先地位,大大减少了公路养护成本。不但在技术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在工具装备上,他也是积极想方设法改进创新,提高效率。针对山区县道特点,他大胆创新,研制出割草机替代传统的锄头铲路肩草的传统养护操作,工作时效比以前提高了6倍。

艰苦的环境锻炼了他的意志,铸造了他坚韧的性格,他凭着一股子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实干劲头,创新创活、敢想敢做的精神,赢得了大家一致的信任和肯定,由一名初级养路员工成长为公路养护技师。而在他刻苦自学精神的感召下,双溪道班和大协关隧道道班有3名工人从初级养护工自学成为了高级养护工。

三、班站建设的“带头人”

强化管理,崇尚团队,以身作则是他抓好班站建设的理念。在陈金庆同志这种无私忘我精神感召下,大协关隧道的全班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隧道管养的照明、保洁、标志、标线、消防、通风管理均在全省同行业领先地位。

特别是在他担任双溪班班长时,该道班仅有10名养护工人要担负提供全县216公里油路沥青拌和料生产和运送工作,而且还要负责养护40公里县道水泥、柏油路面,管养任务重,难度高,但该路段的年平均好路率却高达93%以上,在全省同行业居先进行列,全市公路现场会在该道班召开,深受公路同行一致点赞。

2013年,时任省交通厅长李德金在时任漳州市委书记陈冬的陪同下,亲自到道班检查指导工作,并对他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爱护公路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这就是时刻将公路放在心上,默默无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养路人陈金庆。以路为业,以站为家,陈金庆在平凡的岗上,用实际行动书写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5-08-05郑锦聪:退休不做“闲人” 为爱奉献光和热
  • 2015-08-03申冬奥成功 当时刻准备奉献
  • 2015-07-24青春因奉献祖国和人民而美丽
  • 2015-07-24青运“志愿者之家”近300名志愿者奉献贴心服务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