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庆,男,汉族,1962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高中学历,大协关隧道管理班养护工,公路养护技师。自1980年10月参加工作以来,35个春秋岁月,他始终坚守在公路养护第一线,以路为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不断进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是省级先进工作者,市级劳动模范,连续26次被评为省市公路局评为“先进生产者”、“优秀养护工”,被省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2015年更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
一、爱岗敬业的“老黄牛”
以路为业、以站为家、默默奉献是他无怨无悔的选择。陈金庆管养的平和大协关隧道地处官九线海拔600多米,常年云雾绕山间,而且人车双向混合,交通复杂,车流量大。隧道内那种阴湿以及车辆尾气排出的污染程度是可想而知。在空气污染严重,阴湿十足的环境下,他带领全班3名员工要管养着1公里多的大协关隧道和柏松关隧道,以及连接沿线公路的管理养护。
隧道管养责任重,难度大,人员少。特别是遇到山洪暴雨和雷雨天,隧道内的照明经常因变压器跳闸而停电,一旦停电,随时都有可能造成人车安全隐患,因此他时刻坚守岗位,应对突如而来的各种不利安全因素。据他带领过的道班员工统计,他一年有不少350天坚守在岗位上,逢年过节,特别是每年除夕之夜他总让员工回家与家人吃团圆饭,看春晚,而他在除夕之夜却穿着大棉衣,开着公路养护车穿梭在二个隧道之间彻夜无眠,他已有25个除夕之夜坚守在公路和隧道的养护岗位。
35年过去了,对整个历史长河来说,也许就是弹指一挥间,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大半辈子。陈金庆也从当初的小陈变成如今的老陈。近年来,更是因为长期在阴湿和重污染的环境下工作,身强马壮的他如今却患上严重胃病和风湿关节炎,在关节疼痛时,他总是吃着止疼片,咬紧牙关,默默坚持奋战在隧道管养工作上。
二、攻坚克难的“主心骨”
爱钻研、勤动脑、敢创新是他不断成长的动力和源泉。陈金庆的文化水平不高,可他身上有一种不服输的钻劲。在厂拌热沥青再生产技术上大胆创新,把沥青路面旧材料进行回收再生。通过多次的实践摸索,他终于成功攻克了难题,在保证质量基础上,广泛适用于路面病害处治,走在全市首创领先地位,大大减少了公路养护成本。不但在技术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在工具装备上,他也是积极想方设法改进创新,提高效率。针对山区县道特点,他大胆创新,研制出割草机替代传统的锄头铲路肩草的传统养护操作,工作时效比以前提高了6倍。
艰苦的环境锻炼了他的意志,铸造了他坚韧的性格,他凭着一股子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实干劲头,创新创活、敢想敢做的精神,赢得了大家一致的信任和肯定,由一名初级养路员工成长为公路养护技师。而在他刻苦自学精神的感召下,双溪道班和大协关隧道道班有3名工人从初级养护工自学成为了高级养护工。
三、班站建设的“带头人”
强化管理,崇尚团队,以身作则是他抓好班站建设的理念。在陈金庆同志这种无私忘我精神感召下,大协关隧道的全班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隧道管养的照明、保洁、标志、标线、消防、通风管理均在全省同行业领先地位。
特别是在他担任双溪班班长时,该道班仅有10名养护工人要担负提供全县216公里油路沥青拌和料生产和运送工作,而且还要负责养护40公里县道水泥、柏油路面,管养任务重,难度高,但该路段的年平均好路率却高达93%以上,在全省同行业居先进行列,全市公路现场会在该道班召开,深受公路同行一致点赞。
2013年,时任省交通厅长李德金在时任漳州市委书记陈冬的陪同下,亲自到道班检查指导工作,并对他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爱护公路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这就是时刻将公路放在心上,默默无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养路人陈金庆。以路为业,以站为家,陈金庆在平凡的岗上,用实际行动书写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5-08-05郑锦聪:退休不做“闲人” 为爱奉献光和热
- 2015-08-03申冬奥成功 当时刻准备奉献
- 2015-07-24青春因奉献祖国和人民而美丽
- 2015-07-24青运“志愿者之家”近300名志愿者奉献贴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