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2015> 诚信红黑榜> 失信名单> 药品安全处罚信息
1座生态农场回报3碗救命饭
http://wmf.fjsen.com  2015-08-24 08:41:48 邱盛林 陈松 来源:东南网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东南网8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邱盛林 陈松)在光泽县华桥乡元岱村黄家庄自然村,有一座海拔800米的基洋山,这里有一个名叫蒋震华的外乡人。“是黄家庄人的3碗饭救了我的命。”蒋震华说,“我是为感恩和还债而来的,亏再多的钱,也心甘情愿!”

50岁的蒋震华是宁夏吴忠市一家建筑公司专门从事水暖电业务的老板,吴忠与光泽远隔千山万水,蒋震华因何来到这里?

3碗饭的救命之恩

35年前,15岁的蒋震华跟着父亲从宁夏乘车、步行,一路讨饭来到黄家庄时,已是隆冬的一个深夜。饥寒交迫的父子俩瘫倒在村中一户人家的屋檐下。村里的好心人给了几乎要饿死的父子俩每人3碗饭,把他们救活了,又让他们住下,和生产队社员一样上山砍木头、赚工分。

黄家庄就在316国道边上,沿国道边爬3公里的山坡就是基洋山。除了山脚手掌形的湿地外,整座山包尽是延绵千亩的原始森林。“当时我和爸爸就住在手掌‘虎口’处的草棚里。”蒋震华说,“白天砍树、运树下山,晚上听熊、野猪嚎叫,直到1982年,我们父子俩才回到老家。”

回家后,乘着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蒋震华凭着吃苦耐劳、为人诚信的好品格,拉起了自己的水暖电工程队伍。“当时,口袋里有点钱,就想搞点什么事。”蒋震华说,“想来想去,就想到了落难时的黄家庄人。”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离开黄家庄的数十年时间里,蒋震华与黄家庄的联系其实从未断过,每逢过年,他都会给黄家庄的老队长、元岱村的老书记和玩得最好的朋友一一拜年。当他提出要到基洋山投资时,大伙儿都表示热烈欢迎,只是因为基洋山山高路远,千亩山场已转让给城关林场,大家都觉得仅靠200亩湿地挖塘养鱼,投资大、风险高,划不来。

但蒋震华还是来了。2011年,他沿着当年拉木头的山路攀爬了1个多小时来到基洋山顶。放眼望去,昔日的原始森林已成光头山,飞禽走兽没了影踪,只有山下的湿地仍像伸开五指的手掌般按在那里。“看了后,心里很难过。”蒋震华说,“当天就和村里签了租赁187亩湿地的合同,在这里养鱼、盖农庄,搞旅游休闲。我一心只想,一让黄家庄人打工赚钱,二让当地恢复生态。至于投资有无回报,我无所谓。因为山秃了,也有我当年砍树的责任。”


[1] [2] 下一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金婷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